[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0767.X 申请日: 200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1544922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陈胜保;陈硕 申请(专利权)人: 陈胜保
主分类号: C10L5/40 分类号: C10L5/40;C10L5/44;C10L5/48;C10L5/4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7100山东省枣庄***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 微生物 复合 燃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燃料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80%以上的能源与有机原料来自于化石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濒临枯竭及其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废物利用制作生成燃料、节能环保的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是:该复合燃料包括有生物质、微生物质、有益菌群。

根据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是:所述复合燃料还包括有其它附属品,所述其它附属品为高锰酸钾和/或生石灰和/或炭粉。

根据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是:所述有益菌群包括有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群、醋酸杆菌、沼气菌。

根据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是:所述生物质为作物秸秆、稻壳、柴草类、菌康类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截头、林业副产品废弃物、果壳、果核、工业生产废弃物、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质为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城市生活污泥、工业污泥、石化污泥、生物质垃圾中的一种或几种,微生物菌群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收购储备原料:A、可直接燃烧的生物质,如作物秸秆、稻壳、柴草类、菌康类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截头、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工业生产废弃物,主要是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等;B、不可直接燃烧的、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城市生活污泥、工业污泥、石化污泥或生物质垃圾等;C、人工培养的有益菌群;

第二、将第一步所述原料A、B、C按比例混合;

第三、机械搅拌均匀;

第四、堆放菌化反应,塑料薄膜覆盖(或入密封池、罐),做酶、酵化处理、厌氧闷气处理;

第五、降含水量干花处理;(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

第六、机械加工成型;

第七、入库或运往电厂锅炉房燃烧。

本发明利用生物质,如作物秸秆、稻壳、柴草类、菌康类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截头、林业副产品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工业生产废弃物(主要是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等);与不可直接燃烧的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如: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的城市生活污泥、工业污泥、石化污泥等按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益生菌群,进行科学工艺加工,把直接可燃生物质和含有间接可燃微生物质加工成为复合燃料,复合燃料可直接作为能源,为锅炉、电厂等提供燃料。本发明是将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工业垃圾及污泥、城市垃圾及污泥、坑塘湖泊污泥等转化为可燃烧能源的高科技新技术,具有解决能源危机、节能减排、环保卫生、减少人类疾病的作用,其燃烧后的废渣经科学加工后还可作为农业肥料,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包括有生物质、微生物质、有益菌群、其它附属品,所述其它附属品为高锰酸钾和/或生石灰和/或炭粉;所述有益菌群包括有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群、醋酸杆菌、沼气菌;所述生物质为作物秸秆、稻壳、柴草类、菌康类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截头、林业副产品废弃物、果壳、果核、工业生产废弃物、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微生物质为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城市生活污泥、工业污泥、石化污泥、生物质垃圾中的一种或几种,微生物菌群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生物质、微生物质复合燃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胜保,未经陈胜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