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电缆线鼻与刀闸连接点载流过热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878.0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仓;李石;陈郭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缆线 刀闸连 接点 流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的接点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止电缆线鼻与刀闸连接点在载流运行过程中发生过热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入网的接点形式都是电缆端头线鼻与受/授电端设备的刀闸式接线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如图1所示)。这种接点形式简单、易操作,但是时间一长,接点就发生松动,接触面出现氧化、积污,接点处有效接触点减少,过热,甚至打火。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目前的这种接点形式造成的。尽管市售电缆线鼻与电缆截面配套,载流能力也满足要求,但由于线鼻的底面积有限,线鼻与连接板又仅是单面接触,电流传输也仅在电缆线鼻与接线板的接触面上进行,随着天候变化,载流运行时间一长,连接处就会出现微小的变形,两个接触面逐渐分离,电流通道变小,接触电阻增大,自然就发生接点过热现象,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负荷达到额定容量一半以上时,就可能产生过大的能量损耗,使接点产生危险的过热现象,影响运行安全。然而,就这一问题,截止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电缆线鼻与刀闸连接点在载流运行过程中发生过热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在电缆线鼻与刀闸式接线板的连接点上附加一个旁路导电带,所述旁路导电带的一端与电缆线鼻的上面接触,形成电连接,另一端与刀闸式接线板的下面接触,形成电连接。
这种通过在连接点上附加一个旁路导电带的方法,不仅增大了电缆线鼻与刀闸连接板的有效接触点,更使接点处的电流通道得以增加,负荷电流分布更均匀,降低了接触电阻,有效地防止了电缆线鼻与刀闸连接点在载流运行过程中过热现象的发生。本发明方法简单,旁路导电带制作容易,施工时也不需要改变电气设备原结构,现场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缆线鼻与刀闸式接线板接点的连接状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接点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旁路导电带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电缆线鼻,2.刀闸式接线板,3.铜织带,4a、4b.旁路导电带线鼻,5.螺栓孔,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旁路导电带由一条铜织带3和两个旁路导电带线鼻4a、4b组成,两个旁路导电带线鼻4a、4b分别固定连接在铜织带3的两端。这种旁路导电带很容易的在现场制作,只要将15cm左右铜织带用两个线鼻连接即可。
如图3所示,本发明防止电缆线鼻与刀闸连接点载流过热的方法是在电缆线鼻1与刀闸式接线板2的连接点上附加一个如图2所示的旁路导电带。旁路导电带一端的线鼻4a位于电缆线鼻1的上面,另一端线鼻4b位于刀闸式接线板2的下面,螺栓6的螺杆穿过上下对齐的螺栓孔5和电缆线鼻与刀闸式接线板的接点孔,将旁路导电带紧紧固定在电缆线鼻与刀闸式接线板接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供电局,未经汉中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人体导电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