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钇钡铜氧无氟溶胶及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0975.X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扬;雷黎;陈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5 | 分类号: | C04B35/45;C04B35/624;H01B1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 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钇钡铜氧无氟 溶胶 高温 超导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用钇钡铜氧无氟溶胶制备钇钡铜氧高温超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制备原料溶液
按摩尔比1∶10~40∶1.5~5,分别取组分A、组分G和组分D,将组分A溶解于组分G,然后,加入组分D,溶解后,形成溶液A,
按摩尔比1∶10~80∶3~5,分别取组分B、组分G和组分E,将组分B溶解于组分G,然后,加入组分E,在微热条件下溶解后,形成溶液B,
按摩尔比1∶10~40∶2~10,分别取组分C、组分G和组分F,将组分C溶解于组分G,然后,加入组分F,在微热条件下溶解后,形成溶液C,
其中,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E∶组分F∶组分G为1∶2∶3~4∶1.5~5∶6~10∶6~40∶60~360;
其中,组分A为醋酸钇,
组分B为醋酸钡或氢氧化钡,
组分C为醋酸铜,
组分D为二乙烯三胺、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组分E为乳酸,
组分F为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或丙酸,
组分G为甲醇、乙二醇甲醚或乙醇;
步骤2:制备钇钡铜氧无氟溶胶
分别取步骤1制得的溶液A、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得到钇钡铜氧无氟溶胶,控制该无氟溶胶中钇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2∶3~4;
步骤3:制备钇钡铜氧凝胶膜
取步骤2制得的钇钡铜氧无氟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或旋转涂覆法,室温下,将该钇钡铜氧无氟溶胶作为前躯体,在铝酸镧单晶基片上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薄膜,然后,将该钇钡铜氧凝胶薄膜置于空气或其他保护气氛中,在温度为80℃~180℃的条件下,干燥20分钟~30分钟,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
步骤4:制备钇钡铜氧高温超导薄膜
将步骤3制得的钇钡铜氧凝胶膜进行热处理,即得到钇钡铜氧高温超导薄膜,其中,热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1步:将步骤3制得的钇钡铜氧凝胶膜放入初始温度为80℃~120℃、通入氮气的烧结炉内,保温20分钟~30分钟,
第2步:待第1步的保温时间结束,即以20℃/min~60℃/min的升温速率,使烧结炉内温度由第1步的初始温度升至350℃~400℃,并在升温的同时将通入烧结炉内的氮气切换为混合气氛,该混合气氛按体积比,由水蒸汽1%~10%、氧气0.01%~5%和余量的氮气组成,该混合气氛各组份总量为100%,
第3步:继续以20℃/min~60℃/min的升温速率,将烧结炉内温度由第2步的350℃~400℃升至500℃~600℃,并在升温的同时将通入烧结炉内的混合气氛切换为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按体积比,由氧气0.01%~5%和余量的氮气组成,该混合气体各组份总量为100%,
第4步:以20℃/min~60℃/min的升温速率,使烧结炉内温度由第3步的500℃~600℃升至650℃~700℃,并在升温的同时将通入炉内的混合气体切换为氮气,
第5步:继续以20℃/min~6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使烧结炉内温度 由第4步的650℃~700℃升至750℃~850℃,然后保温1小时~6小时,升温的同时,将通入烧结炉内的氮气切换为混合气氛,该混合气氛按体积比,由水蒸气1%~10%和余量的氮气组成,该混合气氛各组份总量为100%,750℃~850℃温度下保温结束前10分钟,将通入烧结炉内的该混合气氛切换为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按体积比,由氧气0.01%~5%和余量的氮气组成,该混合气体各组份总量为100%;
第6步:以3℃/min~10℃/min降温速率,使烧结炉内温度由第5步的750℃~850℃降至700℃~650℃,降温过程中,烧结炉内持续通入第5步所述的混合气体,当烧结炉内温度降至700℃~650℃,即将通入炉内的该混合气体切换为氧气,
第7步:烧结炉内持续通入氧气,并继续以3℃/min~10℃/min的降温速率,将烧结炉内温度由第6步的700℃~650℃降至400℃~500℃,保温1小时~8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超导临界温度为89K~93K的钇钡铜氧高温超导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微热条件是指温度为25℃~40℃条件下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9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