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环丙沙星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023.X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星;黄惠锋;任延成;宋莹;王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6 | 分类号: | A61K9/56;A61K31/496;A61P29/00;A61P31/04;A61P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环丙沙星 胶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无机有效成分的医用配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盐酸环丙沙星缓释胶囊制剂。
背景技术
盐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的优秀代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的特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随着应用的广泛,各种不良反应屡见报道,口服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15.0%,有些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因此制备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制剂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文献报道,盐酸环丙沙星具有独特的双重杀菌作用,有效抑菌浓度低,对多数致病菌的MIC90在0.02~1.0μg/ml之间,这一特点使缓释制剂的应用成为可能。关于盐酸环丙沙星各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在国内外虽有许多报道,但有关其缓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盐酸环丙沙星小剂量对胃肠道影响较小,大剂量可出现消化道不快感、恶心、呕吐等。另外,现有的包衣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对合药微丸进行包衣,可控制药物的释放,乙基纤维素为常用包衣材料。但用有机溶剂包衣时,静电严重,且污染较大,并且包衣过程中颗粒容易脱落,包衣液不易附着。
药芯微丸的表面包上一层衣膜后,阻滞药物释放,制成缓释微丸,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现有的药芯微丸包衣材料为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三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盐酸环丙沙星的缺点,提供一种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小、包衣效果好、颗粒不容易脱落、包衣液易附着、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小的盐酸环丙沙星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下述步骤:
1、配料
按下述质量比称取药用有效成分和辅料:
盐酸环丙沙星 70%
微晶纤维素 12%~15%
乳糖 12%~15%
枸橼酸 1%~5%。
2、混合
将盐酸环丙沙星粉碎过120目筛,乳糖粉碎过80目筛,枸橼酸粉碎过80目筛,按上述质量配比称取盐酸环丙沙星、乳糖、枸橼酸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制备成混合料。
3、制备素丸
将微晶纤维素粉碎过40~60目筛,按质量配比称取微晶纤维素作为种核,置包衣锅内,喷洒质量浓度为3%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合剂润湿种核表面,加入20%质量的混合料,再反复4次,使种核增长,待混合料末加完后,继续转动机器,抛光2~4分钟,出锅,置流化床或恒温干燥箱中,60℃烘干,过18~24目筛,制成素丸,作为速释丸。
4、包衣
素丸1000g包衣量为0.8%~2%时包衣液用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水分散体 4%~7%
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分散体 4%~7%
滑石粉 2%~5%
聚乙二醇6000 0.5%~0.8%
十二烷基硫酸钠 0.4%~0.7%
水 水加至100%
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水分散体为中等渗透型成膜材料,可阻滞药物的释放;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分散体为肠溶型成膜材料,在pH≥5.5时可溶解;滑石粉为致孔剂,与水或消化液接触时部分溶解或脱落,增加介质和药物的通透性,亦可为抗粘剂,避免因粒子粘连结块而造成的包衣操作困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稳定剂;聚乙二醇6000为致孔剂,可以加快药物释放速度,水为分散介质。
聚乙二醇6000由北京会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水分散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分散体由德国罗姆公司生产,由深圳优普惠公司代销。
滑石粉过1250目筛,将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6000加水混合均匀,再加入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水分散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分散体混合均匀配制成包衣液。
称取65%质量的素丸置高效包衣锅内,加入包衣液,启动包衣锅,待包衣液喷完停止,出锅,置于流化床或恒温干燥箱内,40℃烘干,老化24小时,制成缓释丸。
5、装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