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辆驱动底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065.3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康权;梅娜;张军昌;陈军;师帅兵;郭贵生;吕新民;朱瑞祥;党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7/14 | 分类号: | B62D7/14;B60K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咸阳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车辆 驱动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驱动车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动车的驱动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车辆数量越来越多,道路就显得有些狭窄,车辆停泊所需要的空间愈来愈紧张。所以在停车或调头的过程中就会造成车辆堵塞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现有车辆转向装置的功能不全所致。现有车辆的转向机构大多采用在方向盘、转向机控制下的二轮转向,少数高档轿车采用四轮转向。
二轮转向容易控制,但车辆的转弯半径大,高速行驶中转弯时稳定性差,停车所需车位空间大,出入不方便。四轮转向可以克服二轮转向上述缺陷,但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主要用于高档轿车。
电动汽车作为后石油时代洁净高效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利200710017644.1公开了一种车辆辅助转向装置,包括车轮驱动电机、锁紧机构、铅锤轴、控制器、电瓶、底盘和车轮,其特征在于,铅锤轴与车轮驱动电机呈“L”形连接,且铅锤轴的轴线不包含在车轮的回转平面j内,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锁紧机构锁紧或松开铅锤轴的转动。
在车辆驱动时,车轮的驱动力对转向轴(专利200710017644.1成为铅锤轴)所形成的转动力矩,专利200710017644.1采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锁紧机构锁紧来防止转向轴的转动,同时,需要转向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锁紧机构松开铅锤轴,使其转动。当车辆需要刹车时也存在转向轴力矩需要平衡的问题,专利200710017644.1同样采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锁紧机构锁紧来防止转向轴的转动。因此,专利200710017644.1所公开的转向装置使车辆的灵活性和复杂功能受到限制,只能用于车辆接近停止状态下的位置变动,不能应用于正常行驶状态下车辆的运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将专利200710017644.1的控制器的控制下用锁紧机构,改为驱动转向摩擦锁和制动摩擦锁两个电磁摩擦锁机构,将驱动信号和转向信号输入驱动转向摩擦锁的驱动绕组和转向绕组,将制动信号输入制动摩擦锁。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见图1。图1是车辆辅助转向装置的其中一个车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车辆驱动底盘,由轮毂电机[1]、制动器[2],控制器[6],蓄电池[7],车轮回转面[j]、车轮回转轴中心线[k]的车轮,和与车轮回转面[j]不在同一平面的转向轴中心线[h]的转向轴构成,所述的轮毂电机[1]的驱动信号接入口[8]通过转向轴驱动转向摩擦锁驱动绕组[4]、控制器[6]与蓄电池[7]连接;所述的轮毂电机[1]的转向信号接入口[9]通过转向轴驱动转向摩擦锁转向绕组[5]、控制器[6]与蓄电池[7]连接;所述的制动器[2]的信号线通过转向轴制动电磁摩擦锁绕组[3]、控制器[6]与蓄电池[7]连接;
所述的驱动信号接入口[8]和转向信号接入口[9]的信号叠加以后,输入轮毂电机[1];
所述的转向轴驱动转向摩擦锁的驱动绕组[4]的电磁极性与转向绕组[5]的极性相反;
所述的转向轴制动电磁摩擦锁为常开结构;所述的转向轴驱动转向摩擦锁为常闭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辆启动或者加速时,增加的电流信号首先送到电磁摩擦锁的驱动绕组,使转向轴电磁摩擦锁的锁紧力增加,以克服车轮转速增加所产生的转动力矩;正常直线行驶时,驱动电流信号对转向轴电磁摩擦锁所产生的锁紧力矩,与车轮对地面的驱动力在转向轴形成的转动力矩正好平衡,车轮保持固定方向行驶;当车辆需要改变方向时,增加的转向电流信号先送到转向轴电磁摩擦锁的转向绕组,由于转向绕组与驱动绕组的电磁极性相反,所以转向电流信号使转向轴的摩擦锁紧力矩减小,转向轴在车轮的驱动力矩作用下,绕转向轴转动相应的角度,以实现转向功能;在需要刹车时,刹车电流信号同样首先送到刹车电磁摩擦锁,使转向轴锁紧力矩增大,防止由于刹车时车辆的惯性使车轮对转向轴产生的转动力矩使转向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动车辆驱动底盘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四轮转向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辅助转向装置的其中一个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图例标记分别表示的意义如下:
1——轮毂电机,2——制动器,3——转向轴制动电磁摩擦锁绕组,4——转向轴驱动转向摩擦锁驱动绕组,5——转向轴驱动转向摩擦锁转向绕组,6——控制器,7——蓄电池,8——驱动信号接入口,9——转向信号接入口,h——转向轴中心线,j——车轮回转面,k——车轮回转轴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