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1363.2 申请日: 2009-03-03
公开(公告)号: CN101491697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9
发明(设计)人: 黄剑锋;李娟莹;曹丽云;王文静;殷立雄;吴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L27/40 分类号: A61L27/40;A61L27/12;A61L27/08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震国
地址: 710021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增强 含镁 羟基 磷灰石 水泥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 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羟基磷灰石是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 容性和生物活性,人体骨细胞可以在羟基磷灰石上直接形成化学结合,且结 合强度高、稳定性好,因此被广泛用作骨替代和骨移植材料。但羟基磷灰石 本身强度低、脆性大,只能被应用在牙槽脊增高、耳小骨替换以及颌面骨修 复等非承重材料方面,而难以应用于承重骨方面,因此需要对羟基磷灰石进 行增强增韧等改性研究。镁是人体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健康成年人体内约含 镁20g~30g,占人体比重的0.05%。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在羟基磷灰石中 添加镁来改性羟基磷灰石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在羟基磷灰石中添加硅、锌 等改性羟基磷灰石的研究已见诸部分文献。唐晓恋【唐晓恋、肖秀峰、刘榕 芳,含硅羟基磷灰石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无机化学学报,2005,21(10): 1500-1504】等人以Ca(NO3)2、(NH4)3PO4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在一定pH条 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纳米含硅羟基磷灰石粉体。李明欧【李明欧, 肖秀峰,刘榕芳,含锌羟基磷灰石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硅酸盐学报,2008, 36(3):378-382】等人以Ca(NO3)2、(NH4)3PO4和Zn(NO3)2为反应原料,采 用水热合成法,在pH>11的条件下,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时间和热处理温 度,制备了含锌羟基磷灰石,且含锌羟基磷灰石粉体具有高结晶度以及合适 的化学计量比和晶型。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准一维功能材料,具有很大的长径比,这种独 特的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在复合 材料研究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孙康宁等人【孙康宁,李爱民,尹衍升,碳纳 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4,23(6): 573-578】通过球磨工艺、超声分散工艺以及超声分散结合滴定三种工艺制备 了CNTs/HAP复合粉体,经111MPa冷压成型、160MPa冷等静压成型、600℃ 真空热处理后,发现加入碳纳米管后CNTs/HA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 韧性都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同。当碳纳米管含量为2wt%时,复合材料的 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59.93MPa,断裂韧性达到1.30MPa·m1/2

这些方法虽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但还不能完全满 足临床手术操作的要求,有的制备方法还比较困难、不易操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 碳纳米管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复合材 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能满足临床手术操作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含镁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

a.将分析纯的尿素、磷酸氢二氨、硝酸钙、硝酸镁分别配置成0.45mol/l~ 1.20mol/l、0.15mol/l~0.60mol/l、0.25mol/l~0.90mol/l、0.25mol/l~0.90mol/l 的溶液,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

b.将溶液A、B、C以3∶2∶1~6∶2∶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混合溶液标记为 E;

c.取100ml的溶液E向其中加入0.08ml~3.50ml的溶液D,在微波化学 反应仪中以60℃~220℃下反应1h~7h;

d.反应结束后,溶液在微波化学反应仪中自然冷却得白色悬浮液;

e.将白色悬浮液倒入烧杯中,于室温下敞口静置24h~168h,悬浮液分为 上下两层,上层为清液,下层仍为悬浮液;

f.滤去上层清液,将下层悬浮液在循环水真空泵中抽滤后先用蒸馏水清洗 2次,再用无水乙醇清洗3~5次,所得样品标记为F;

g.将样品F于40℃~100℃下烘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