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给药的姜黄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378.9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兰;高振珅;赵彦钊;张芳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12;A61K47/42;A61P29/00;A61P39/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姜黄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系统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经皮给药的姜黄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药源广泛,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确切药理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但是姜黄素不稳定,现有的给药方式存在缺陷,制剂品种有限,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Wang Y J,Pan M H.ChengA L etal.Stability of curcumin inbuffer solution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its degradation products[J].JPharmaceu&BiomedAnaly--sis,1997,15(12):1867-76.;王旗,王夔.姜黄素的代谢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0):1097~1012.;鲍华英,陈荣华等.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5):254~256.)。姜黄素的现有剂型研究仅有注射制剂,微乳制剂和软胶囊制剂的专利申请(崔晶,翟光喜,娄红祥.姜黄素微乳的研制及其性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4):1877-1880.)。近年来经皮给药系统在粘附控释材料和经皮促渗手段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一些已用于临床并形成商品,显示了可喜的前景。经皮给药对于皮肤局部疾病的治疗以及某些疾病的全身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梁文权,胡巧红等.经皮给药产品开发现状[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3.)。
而姜黄素经皮给药制剂,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保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透皮速率以及贴剂的粘附性能。另外,如何使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以及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仍是需要制剂工作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5-433.潘卫三,新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1-202.)。而姜黄素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成功对传统中药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刘强,吕志平.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1):31-33.;李忠,苏淑茵,金容完等.中药透皮吸收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6):70-7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给药制剂使姜黄素以较高浓度分布于皮肤表面,穿过角质层,扩散通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治疗作用,避免姜黄素的体内代谢,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增加姜黄素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的经皮给药的姜黄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经皮给药的姜黄素制剂包括0.15~0.5g的姜黄素、3~5g的聚丙烯酸、0.5~1.5g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5~35g的甘油、1.0~2.5g的明胶、0~5g的高岭土、0.1~0.15g的氢氧化铝、1~5g的羟丙基-β-环糊精、4~8g的冰片、1~5g的薄荷油和32.35~74.25g的水。
经皮给药的姜黄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取0.15~0.5g的姜黄素并加无水乙醇使姜黄素润湿,然后再加入5~20ml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溶解得姜黄素溶液,取1~4g的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50ml水使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完全溶解,电磁搅拌下将姜黄素溶液滴加入HP-β-CD溶液中,继续搅拌均匀,冷冻干燥,得到姜黄素包合物;
2)基质的制备:取3~5g的聚丙烯酸、0.5~1.5g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5~35g的甘油、1.0~2.5g的明胶和30-70g的水在50℃搅拌均匀,再将0.1~0.15g的氢氧化铝加入其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0-5g的高岭土,在60℃搅拌均匀,最后加入1~3g的羟丙基-β-环糊精、4~8g的冰片、1~5g的薄荷油搅拌均匀,即得基质;
3)含药胶的制备:取姜黄素包合物用2~4.5g水溶解后加入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静置或超声脱气泡,即得含药胶;
4)姜黄素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将含药胶涂于无纺布上(背衬层),干燥后,上盖保护层,裁切即得。
本发明将骨架型与胶粘剂分散型等机理相结合,采用聚丙烯酸既为粘附材料,又是控释材料,使贴剂粘附于皮肤,并确保该经皮制剂能够控制药物透皮释放。
附图说明
图1是累积释放百分率Q-t曲线;
图2是姜黄素贴剂累积透皮量Q-时间t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或治疗猪链球菌病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全自动安全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