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箔后处理机液下导辊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611.3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游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达辊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K13/02;C08K3/22;C08K3/06;C08K3/36;C08K3/26;C08K3/30;C08K5/47;C08K5/40;B29D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8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 处理机 液下导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铜箔后处理机液下导辊。
背景技术:
后处理是铜箔原始生成后,因为铜箔致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质量电阻率及针孔渗透点等各项质量指标均未达标,所以就要对原生铜箔进行“补强”处理过程。包括对原生铜箔进行粗化层处理、耐热层处理和防氧化层处理等,这三方面处理在同一台表面处理机上分步连续完成。在此过程中,所使用设备中被大量使用的重要组件就是液下导辊。
现有的技术提供的液下导辊,存在的问题是:1、硬度低:硬度普遍只能达到SHA98°,由于硬度提不上去,导致光洁度也无法达到,表面的粗糙度是1.6左右;2、耐强酸强碱的性能不足,性能单一:由于生产工艺不合理,导致胶料密度不够,液体渗透性强,因此现有的液下导辊耐酸的只能耐酸,耐碱的只能耐碱,而在实际生产中,因后处理机是一条连续的生产线,酸槽与碱槽基本紧挨在一起,在使用时容易交叉发生污染,这样就极可能造成液下导辊表面腐蚀;3、表面容易形成铜瘤:由于胶料中含有大量杂质,表面光洁度受到影响,容易附着铜粉而造成铜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铜箔后处理机液下导辊,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硬度低、耐强酸强碱的性能不足、性能单一和表面容易形成铜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箔后处理机液下导辊,包括下表中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由下述工艺制备得到,所述工艺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备料;
(2)常规方法混炼并检验;
(3)过滤:当一切指标检验合格后在热喂料挤出机上进行滤胶,过滤目数为120目;
(4)成型:滤胶后的原料送入冷喂料挤出机中挤出胶条,冷喂料挤出机的挤头模温度保持在40~45℃,胶条再经数控成型机缠绕成型,出半成品;
(5)扎带:用一层聚酰胺膜将半成品表面扎紧;
(6)常规方法进行硫化;
(7)后处理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硬度得到提高:本发明首先调整了成分,胶辊在成型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裂缝等缺陷,其次是本发明在成型前增加了过滤的步骤,使胶料成型后无杂质、无气泡、密实度高,同时成型时采用数控成型机进行缠绕成型,比采用普通的出片成型挤出的胶料更光滑、平整、密度紧凑且口型更一致;最后成型后的胶辊又采用聚酰胺膜将表面扎紧,由于聚酰胺膜表面十分平滑,能减少在制造过程中的不平整,使其紧紧收缩在橡胶上,在收缩的同时也产生一种压力,致使胶料的致密性进一步得到提升,这种压力加快了橡胶之间的和橡胶与芯轴的粘结,它比常规采用的尼龙袜织布,韧性好、密度高,不会使胶料产生气泡、海棉状等现象。通过上述这些步骤,本发明的产品表面硬度达到SHD80~85°以上,粗糙度在0.4~0.2之间,性能得到很大地提升。
2、耐强酸强碱的性能得到提高:由于表面性能得到提高,因此本发明产品可同时耐强酸和强碱,在酸槽、碱槽中都可以使用,用户无须进行特殊标识,同时也解决了因流水线上的操作导致酸槽和碱槽发生污染时对胶辊的影响,表面腐蚀现象得到彻底解决。
3、杜绝铜瘤现象地产生:因胶料中的杂质经过了两次过滤,因此表面光洁度得到有效提高,在使用过程中表面不容易附着铜粉,彻底解决了铜瘤的产生。
4、实用性强:本发明采用的方法,简单易行,生产企业不需要进行大规模地改造即可大副提升产品的品质。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地说明。
一种铜箔后处理机液下导辊,由下述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复配而成;
由下述工艺制备得到,所述工艺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备料:检查原材料,查看生产厂家、批号、材质单是否合格,根据配方要求称准重量,分包标识;
(2)常规方法混炼并检验:依次包括塑炼小料、簿通、投大料、簿通、打三角包和做小试片工序,最后检验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永久变形、磨耗、绝缘性能等;
(3)过滤:当一切指标检验合格后,在热喂料挤出机上进行滤胶,过滤目数为120目;
(4)成型:滤胶后的原料送入冷喂料挤出机中挤出胶条,冷喂料挤出机的挤头模温度保持在40~45℃,该过程也是二次过滤的过程;胶条再经数控成型机缠绕成型,出半成品;
(5)扎带:用一层聚酰胺膜将半成品表面扎紧;
(6)常规方法进行硫化:放入硫化罐进行硫化;
(7)后处理加工:按照用户提供图纸上的尺寸要求进行车、磨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达辊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万达辊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