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叶片气动负荷的压气机叶栅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1664.5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前智;廖明夫;王俨剀;王四季;杨伸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34 | 分类号: | F04D29/3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叶片 气动 负荷 压气 机叶栅 布局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式叶轮机械领域,是一种提高叶片气动负荷的压气机叶栅布局。
二、背景技术
提高轴流压气机气动负荷是现代高推重比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对压气机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在提高压气机叶片气动负荷的同时,常常引起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降低。为此,人们已经在气动设计和结构设计上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现有常规的轴流压气机叶片采用完全轴对称的、均匀布局的设计方案,当进口气流攻角较大时,每个叶片叶背表面的气流附面层会同时发生分离,严重时导致旋转失速甚至喘振,并最终可能造成结构损坏。在压气机气动设计中,应尽可能提高压气机的稳定裕度,以避免压气机工作在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但对现有的对称均匀叶栅来说,所能挖掘的潜力很受局限。
在公告号为CN1955492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气机叶栅的气动布局方案,通过叶片排中的两个相邻叶片的前缘在压气机轴向的位置交错排列(移动距离为叶片轴向弦长的5%~15%),当位置在前的叶片(叶片1)工作在大的进口正攻角状态时,由于叶片1的叶盆表面对流入气流的限制与导向作用,前缘轴向位置向后移动的叶片(叶片2)的进口气流攻角减小,从而使叶片2的流动得到改善,提高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
现有技术的叶栅在叶片弯度不变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增大叶栅稠度的方法来提高气流的转折角,即加大叶栅的气动负荷。但是,当稠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对设计点小攻角状态下转折角的提高效果很有限,且将引起流动损失明显上升。
三、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气机叶栅小攻角状态下气流转折角难以有效提高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叶片气动负荷的压气机叶栅布局。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沿叶栅切向,即X方向排列的同一叶片排中的各叶片前缘按叶栅的轴向,即Z方向位置的前后不同排布。排布时,同一叶片排中每相邻的三个叶片为一个叶片组,在同一叶片组中,以第一个叶片的前缘轴向位置为轴向的定位基准,与其相邻的第二个叶片位于第一个叶片的叶背表面一侧,其前缘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沿叶栅的轴向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所移动的距离为第一个叶片轴向弦长L的7%~15%;与第二个叶片相邻的第三个叶片位于第二个叶片的叶背表面一侧,其前缘相对于第二个叶片的前缘沿叶栅轴线方向后移一段距离,所移动的距离为第一个叶片轴向弦长L的5%~15%;第三个叶片绕其前缘旋转1°到4°,旋转方向是由叶片的叶背指向叶盆;同一叶片排的其它叶片组则按此方式排布。
在一个叶片组中,由于三个叶片前缘的轴向位置不同,它们依次排列后所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第一个叶片的叶背与第二个叶片的叶盆构成叶栅气流通道A,第二个叶片的叶背与第三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B,第三个叶片的叶背与相邻的另一组的第一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C。
一般来说,构成同一气流通道的叶片叶盆及叶背两个表面的相对轴向位置不同,对流动的影响不同。如两表面的轴向相对位置相同时,就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叶片均匀对称排布叶栅所对应的气流通道。相比均匀对称叶栅,叶盆表面相对轴向位置在前面的,构成该通道的叶盆表面对气流产生作用的位置提前以及作用加强,通道中的流动条件将得到改善;相反,叶盆表面相对轴向位置在后面的,构成该通道的叶盆表面对气流产生作用的位置退后且作用减弱,通道中的流动条件将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