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22334.8 申请日: 2009-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1601698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周菊彦 申请(专利权)人: 周菊彦
主分类号: A61K36/185 分类号: A61K36/185;A61K47/46;A61P1/16;A23F3/14
代理公司: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 罡
地址: 710061陕西省西安***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肝护肝 保健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性肝损伤,是由化学性毒性物质所造成的肝损伤,这些化学物质包 括酒精、环境中的化学毒物及某些药物。

作为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的肝脏,具有肝动脉和肝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化学物质可通过胃肠道门静脉或体循环进入肝脏进行转化,同此肝脏容易受 到化学物质中的毒性物质损害,大自然和人类工业生产过程中均存在一些对 肝脏有毒的物质,称为“亲肝毒物”,这些毒物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潜伏期短, 病变的过程与感染的剂量直接相关,可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脂 肪变性,肝硬化和肝癌,工业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产物与最终产物均可能有 肝毒性,因此,需十分警惕化学性肝中毒的发生。

中医认为酒为有热有毒之品,过饮之必伤及脾胃肝胆而引发疾病,《本草 纲目》中日:“少饮则和气血,多饮则杀人顷刻”。《诸病源候记》也认为:“酒 精有毒,有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 ALD的形成是因为饮酒过度则导致脾胃损伤,湿热内生,脾失健运,痰湿阻 滞,气机不畅,气血不和而肋痛;气血痰搏,结阻于腹中而形成酒癖,继而 发展为酒鼓,近年来临床研究抓住了痰湿、肝郁、脾虚、肾虚等致病因素, 认为酒伤肝脾,聚湿,生痰为发病之关键,而素体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为发 病之本。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 属于中医学“肋痛”,“黄疸”,“积聚”等范畴,随着新药品种的不断问世,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日益趋增高,目前有文献统计已知引起肝损伤的药有 600种以上,药物性肝损伤在肝病中比例约占住院黄疸的2%~5%,成人肝 炎的患病率达10%以上,10%中50岁以上者占40%,暴发性肝衰弱的25%, 其引起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及引起药物的种类,剂量,持续应 用时间、患者的原发病不同而存在差异。祖国医学认为由于药毒入侵伤肝致 肝郁脾虚,毒邪内蕴,发展为气滞血瘀,湿热中阻,由于本病无法预测亦无 法预防,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以疏肝理脾,调和气血,清热利湿,解 毒透邪的中草药,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较佳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良好效果,保肝、护肝且 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败酱草590~610份    香菇390~410份。

上述的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的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败酱草600份    香菇400份。

上述的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的剂型为茶剂。

上述剂型为茶剂的辅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贯众100份    白砂糖50份    红花50份    茶叶50份。

上述的一种保肝护肝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为:

80%~100%的败酱草水洗,与80%~100%的香菇,打碎过筛后相混合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3h,第二次0.5~2h,滤取并合并滤液,滤液浓缩 至比重1~3倍的稠膏状,将贯众、红花、茶叶水洗,在70℃下烘干,粉碎, 加入白砂糖后再加入至稠膏内混匀制成软材,在70℃下烘干成干颗粒,整粒, 过筛,制成合格粒,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调节免疫,保肝护肝,促进肝损组织康复,加强毒物的排解, 增强肝组织稳定,增强应变能力之功效,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发明中原料的性能特点:

1、败酱草,香菇是主料,败酱草具有促肝降酶作用,其功效成份是败酱 皂苷,败酱皂苷在人体内水解成齐墩果酸,就是熟知的保肝药,具有阻抑肝 脏炎性发展,保肝细胞再生及肝脏康复,降低因肝脏损伤所致的转氨酶升高, 香菇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强的免疫增强物质之一,具有提高免疫的作用, 其功效成份是香菇多糖,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细菌、病毒侵袭并经久不去的 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免疫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在设方组料时,标本兼顾,即 注重改善症状,又注重培本,此外香菇多糖具有诱生于抗素,增加细胞膜稳 定性作用,即具有较好的扶正抗病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菊彦,未经周菊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