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彩色显像管白场等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2606.4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陶定原;吕军顺;边辉;翟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00 | 分类号: | H01J9/00;H01J31/20;H01J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彩色 显像管 等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显像管领域,涉及一种改善彩色显像管白场等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彩色荧光屏1是荫罩式彩色显像管的显色元件,它是在彩色显像管玻屏1的内侧,按设计要求涂敷了红(R)、绿(G)、蓝(B)三色荧光粉条,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它的作用是进行电-光转换,完成显示图像的任务。
彩色显像管中的荫罩是上面开有数万个小槽孔的薄钢板,它是通过弹簧片固定在荧光屏1的销钉上,靠近荧光屏1,它是荫罩式彩色显像管的选色机构。通过荫罩与荧光屏1之间的几何位置来达到选色的目的。
彩色荧光屏内表面1与荫罩之间的距离用q值来描述:它是指彩色荧光屏1与荫罩外面沿垂直于屏1面方向的距离。这个距离用空气测微器进行测定。具体方法是:当q值变化时,通过空气测微器探测头的一对触头张开角发生变化来改变空气流量,其流量在流量计上显示出来,流量计上的刻度用q值变化量表示,其指示值即为q值相对于标准值的偏差。
具体q值的设定变化是通过在荫罩与框架焊接时通过设定焊接模具上的千分尺值来设定。
荫罩在荧光面加工过程中起着曝光模板的作用。q值大小与荧光粉配列L1有直接关系,q值偏大,荧光粉配列L1将发生群散。q值偏小,荧光粉配列L1将发生群聚。这将给彩管着屏调整带来困难。
在彩色显像管中,有红(R)、绿(G)、蓝(B)三条电子束,当三条电子束打在荧光屏1上时,其红(R)、绿(G)、蓝(B)三条电子束着屏状态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彩色显像管的白场等级劣化,画质变差。
原理如图1所示,电子束从电子枪发射出来后,在荫罩面上交叉后穿过荫罩孔打到红(R)、绿(G)、蓝(B)三色荧光粉上。
将图1圆圈内的图像放大后如图2所示。在正常状态下,若荧光粉配列L1与电子束配列L2匹配良好,即荧光粉红(R)粉条与蓝(B)粉条的中心距L1等于电子束红(R)电子束与蓝(B)电子束的中心距L2。
但由于制造系统各种偏差和电子枪在装配过程中的各种误差不可避免,使电子束配列L2与黑底配列匹配性差。如图3中a、b所示,电子束配列L2(红(R)电子束与蓝(B)电子束之间的距离)大于荧光粉配列L1(红(R)色荧光粉与蓝(B)色荧光粉之间的距离),使红(R)色或蓝(B)色荧光粉的发光面积减少,对应区域显示的颜色就会偏青色(缺少红(R)色)或偏黄色(缺少蓝(B)色)。当L2>L1时,表示电子束配列L2比荧光粉配列L1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是:
1.同时改变荫罩和屏1的曲率半径,使红(R)、绿(G)、蓝(B)三条电子束着屏状态趋于一致。这种方法是通过修改或新制造玻壳、荫罩成型模具的方法实现的,投资多周期长。仅适合于在彩色显像管设计时使用。
2.提高电子枪装配精度或通过修理黑底曝光透镜来改善红(R)、绿(G)、蓝(B)三条电子束着屏状态,见效慢,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红(R)、绿(G)、蓝(B)三条电子束着屏状态差异造成的白场劣化,本发明在保持荧光粉配列L1不变,使电子束配列L2变聚,达到了电子束配列L2与荧光粉配列L1匹配之目的。
一种改善彩色显像管白场等级的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
(1)、将荫罩到屏之间的距离调整为标准状态,将荫罩从荫罩第一位置2平行移动到荫罩第二位置3,使荫罩到屏1内表面的距离缩小0.3-0.5mm;将荫罩到屏之间的距离调整为标准状态是指彩色显像管中荫罩到屏的标准距离,即每个型号产品规定的荫罩到屏之间的距离;
(2)、保持曝光台透镜系统参数不变,将红(R)光源由红(R)光源第一位置10向左移动到红(R)光源第二位置11,蓝(B)光源由蓝(B)光源第一位置8向右移动到蓝(B)光源第二位置9,使红(R)光源和蓝(B)光源之间的距离从S1增大到S2、使荧光粉配列L1成为标准状态,S2-S1=0.03-0.07mm;
(3)、调整红(R)电子束和蓝(B)电子束位置,将红(R)电子束由红(R)电子束第一位置7向左平行移动到红(R)电子束第二位置6,同时将蓝(B)电子束由蓝(B)电子束第一位置5向右平行移动到蓝(B)电子束第二位置4,通过红(R)电子束和蓝(B)电子束配列L2变聚,使电子束配列L2与荧光粉配列L1的差值减小到10um-20um。
所述步骤(1)中荫罩到屏1内表面的距离缩小0.4mm。
所述步骤(2)中S2-S1=0.05mm。
所述步骤(3)电子束配列L2与荧光粉配列L1的差值减小到15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公司,未经彩虹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