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部品绿色度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2627.6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闫文周;惠彦涛;同继锋;赵平;李芊;李慧民;朱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0 | 分类号: | G06Q50/00;E04H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品绿 色度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部品绿色度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对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进行精确评价的方法及根据该方法进行评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在当今社会资源、能源出现匮乏的情况下,绿色建筑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且能够实现节能、节耗的要求,对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和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若干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预测体系,并有相应的标准和配套评价模拟软件,其中包括英国的BREEAM评估体系、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加拿大的GBTool、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LNB、挪威的ECO PROFILE、法国的ESCALE以及日本的CASBEE等。根据这些体系并制定了定量的评分体系,对评价内容尽可能采用模拟预测的方法得到定量指标,再根据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评分;而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则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估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各个国家在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中倡导绿色概念,引导建造者和使用者注重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绿色建筑起步晚,但发展较快。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出台了由其中心制定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1年9月底,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联合清华大学、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发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第一版。评估手册一经推出,就在生态住宅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02年发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升级版(2002)。2002年10月底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由科技部组织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套体系为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的“绿色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3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2006年3月7日建设部公告第413号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建筑材料为对象进行建筑物的绿色程度评价,而对于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评价以及其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作用和关系尚未引起重视,也未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建筑物及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发展。并且我国现阶段对于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即使是上述各种评估体系及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也仍采用人工的专家打分的方式,更没有一套完整的针对建筑部品绿色度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部品绿色度的评价方法,其基于不确定理论科学、合理地对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进行评价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建筑部品绿色度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市场调查及资料查阅,将常用建筑部品分类;
步骤二、运用WBS法逐层分解评价指标,建立建筑部品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和计算典型建筑部品的原始数据,建立建筑部品信息库,并将建筑部品评价指标体系保存至该建筑部品信息库;
步骤三、录入待评价建筑部品的数据信息;
步骤四、调整指标权重,根据建筑部品信息库中的行业标准数据判断是否调整指标权重,如需调整则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存储,确定待评价建筑部品绿色度的评价指标数据;
步骤五、建立指标效用函数,并将指标效用函数保存至指标效用函数库,其中,该指标效用函数的建立包括以下子步骤:
①、引入三点估计和模糊效用理论,根据待评价建筑部品的数据信息测定其各评价指标,得到专家信息;
②、对专家信息进行一维扩散,确定信息扩散范围、信息扩散监控点及扩散系数,采用信息分配和信息扩散理论对专家信息中的非完备信息样本进行拓展;信息扩散范围由公式(1)确定,信息扩散监控点由公式(2)确定,扩散系数由公式(5)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2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锁柱
- 下一篇:一种山地工具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