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隔热墙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127.4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尹洪峰;袁蝴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B09B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墙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隔热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轻质隔热 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铁矿选矿厂的尾矿具有数量大、粒度小、类型繁多以及性质复杂的特 点。目前,我国堆存的铁尾矿量达几十亿吨,占金属矿山尾矿堆存总量的近 1/3。这些废弃堆存的铁尾矿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花费了尾矿库的建设资金, 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而且还对周边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农田造成严 重的安全隐患,如果管理不善甚至会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因此,充分利用这 些尾矿资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源化、减量化是解决尾矿问题的根本方 法。
目前对铁尾矿的利用研究,主要为尾矿再选、井下充填、用作建筑材料原 料等,在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蒸养法制备蒸养砖,或 者用于制备烧结砖等,但是这几种制备建筑材料方法的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 期长,性价比较低,产品销售半径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隔热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 轻质隔热墙体材料充分利用了铁尾矿,具有气孔率大,导热系数小,耐压强度 高的特点,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性价比高,产品销售半径大。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轻质隔热墙体材料,制得的该轻质隔热墙体材料以铁尾矿和工业用水 为主要原料,铁尾矿和工业用水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制:铁尾矿50%-60%,工 业用水40%-50%,并在铁尾矿和工业用水中另加入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由分散 剂、单体、交联剂、发泡剂、引发剂和催化剂组成;其中,所述外加剂占铁尾 矿和工业用水总重量的百分比分别为:分散剂0.2%-0.3%,单体3%-5%,交联 剂0.25%-0.42%,发泡剂0.2%-0.6%,引发剂0.2%-0.4%,催化剂0.08%- 0.13%。
上述轻质隔热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凝胶注模结合发泡法制 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体、交联剂、分散剂与工业用水配制成预混液,调节pH值至5-7;
在预混液中加入铁尾矿,使铁尾矿悬浮于其中制成浆体,进行球磨;
球磨后加入发泡剂,在常温下搅拌5min~10min;
再加入催化剂及引发剂,继续搅拌均匀;
注入模具,注模后放在60℃的环境中使其凝胶化;
脱模干燥,得到墙体材料;
其中,铁尾矿和工业用水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制:铁尾矿50-60%,工业用 水40-50%;所述外加剂占所述铁尾矿和所述工业用水总重量的百分比分别是: 分散剂0.2-0.3%,单体3-5%,交联剂0.25-0.42%,发泡剂0.2-0.6%,引发剂 0.2-0.4%,催化剂0.08-0.13%。
由以上方案及试验计算数据可见,本发明采用凝胶注模结合发泡法的工艺 使得铁尾矿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经测试证明,所制得的墙体材料具有气孔 率大,导热系数小,耐压强度高的特点,实现了墙体材料的轻质隔热化。经测 试,所制备的墙体材料体积密度不超过0.85g/cm3、耐压强度大于4.5MPa、导 热系数不超过0.20W/(m·K)。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利用铁矿尾矿制备轻质隔热的墙体材料,其制备材料包括铁尾 矿、工业用水和外加剂,其中,外加剂包括分散剂、单体、交联剂、发泡剂、 引发剂和催化剂,其中,铁尾矿和工业用水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制:铁尾矿为 50-60%,工业用水为40-50%;各种外加剂占铁尾矿和工业用水总重量的百分比 分别为:分散剂0.2-0.3%,单体3-5%,交联剂0.25-0.42%,发泡剂0.2- 0.6,引发剂0.2-0.4%,催化剂0.08-0.13%;单体与交联剂的比值为12∶1。
本发明中,分散剂可采用六偏磷酸钠或聚丙烯酰胺或三油酸甘油酯或蓖麻 油;单体可采用α-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酰胺;交联剂可采用N,N`-亚甲基双丙 烯酰胺;引发剂可采用过硫酸铵;催化剂可采用四甲基乙二胺;发泡剂可采用 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液态皂。在以下实施例中,以分散剂采 用六偏磷酸钠,单体采用α-甲基丙烯酸,交联剂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 胺,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催化剂采用四甲基乙二胺,发泡剂采用十二烷基磺 酸钠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1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水化的MgO—CaO系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准双铰链大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