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3219.2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符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F28F1/12;F28F9/00;F28F9/0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器用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变压器使用的片式散热器,一般采用传统的普通钢板材料。采用普通钢板材料,决定了片式散热器散热效率低、易生锈、重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散热效率低、易生锈、重量大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包括上、下相互平行的与变压器油路连通的上集油室、下集油室,上、下集油室之间连通有多排与集油室呈垂直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轧制圆型或椭圆形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换热管,该多排铝或铝合金换热管两侧上、下集油室之间设置有应力自动调节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应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一个与换热管竖直平行的钢构件,该钢构件上端与上集油室的端板之间通过带碟簧的螺栓连接在一起,该钢构件的下端与下集油室的端板之间亦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
换热管与上、下集油室之间的连通结构采用二次胀接的连接方式,在上集油室的连接端板开双环槽孔,将换热管上端部从第一环槽方向插进双环槽孔后首先在两个环槽中对换热管上端部进行一次涨接;然后用一个钢套放置在第一次涨接处,再对该钢套进行二次涨接,使钢套置留于换热管内;换热管下端部与下集油室的二次胀接连接方式亦相同。
多排换热管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上集油室、下集油室平行的两条以上横加强筋。上集油室、下集油室之间多排换热管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两条“X”形排列的斜加强筋,连接于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上。
与现有散热器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铝或铝合金换热管散热面积大、效率高、体积更小,且不易生锈,相对现有散热器重量更轻,便于运输安装。
2、由于采用铝或铝合金换热管与钢制上、下集油室连接,温度变化时由于两种材料热胀系数不同会产生危害气密性的连接应力,结合设计应力自动调节装置即可解决这一难题。
3、换热管与上、下集油室采用二次胀接工艺,连接强度大,密封性能可靠,并且可避免焊接后焊渣难以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应力自动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换热管与上、下集油室的二次涨接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上集油室;2、下集油室;3、斜加强筋;4、横加强筋;5、换热管;6、放气塞;7、吊攀;8、碟簧;9、钢构件;10、端板;11、第一环槽;12、第二环槽;13涨接钢套;14、翅片;15、应力自动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换热器由带翅片14的换热管5及上集油室1、下集油室2、横、斜加强筋4、3等构成。上集油室1、换热管5及下集油室2与变压器油路连通,换热管5由轧制圆型或椭圆形的铝或铝合金制成,换热管5竖直平行排列,根据设计需要可设置4~20排。上集油室1、下集油室2相互平行,水平设置于多排竖直换热管5的上下两端,上集油室1上方设置有吊攀7及放气塞6,与上集油室1、下集油室2平行设置有2条或以上横加强筋4水平焊接于多排竖直换热管5的横向之间;上集油室1下集油室2之间设置有两条“X”形排列的斜加强筋3,焊接于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上。多排换热管5两侧上、下集油室之间设置有应力自动调节装置15。
如图3所示,应力自动调节装置15包括一个与换热管5竖直平行的钢构件9,该钢构件9上端与上集油室1的端板10之间通过带碟簧8的螺栓连接在一起,该钢构件9下端与下集油室2的端板10之间采用与上端相同的连接方式。该自动调节装置解决了由于钢(上、下集油室的端板10及加强)与铝或铝合金换热管5在温度变化由于热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应力。
如图4所示,换热管5与上集油室1下集油室2的连接采用二次胀接工艺,即在上或下的端板10开双环槽孔,将换热管5端部插进双环槽孔后首先在两个涨接槽11、12中对换热管5进行一次涨接;然后用一个钢套13从相反方向插入双环槽孔,进行二次涨接,使钢套13留于换热管内。这种二次涨接方式强度大,密封性能可靠,并且可避免焊接后焊渣难以清理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硒食用盐
- 下一篇:一种冻干香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