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模块化热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373.X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桂;高然;樊越胜;司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模块化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机组,尤其涉及一种一机多用的多联机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过去人们对热泵机组主要运用的是单蒸发器系统,如图1所示,制冷工作时,压缩机100吸入在蒸发器101内产生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汽,保持蒸发器101内的低压状态,以创造蒸发器101内制冷剂液体在低温下沸腾的条件。压缩机100所吸入的蒸汽经过压缩,压力和温度都升高,以创造制冷剂能在常温下液化的条件。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从压缩机100排入冷凝器102后,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被冷却介质冷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最后凝结成液体从冷凝器102排出。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103节流降压,导致部分制冷剂液体汽化,吸收汽化潜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也相应降低,成为低压低温下的湿蒸汽,进入蒸发器101;而蒸发器101中的制冷剂液体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而汽化,形成的低压低温蒸汽再被压缩机100吸走,如此不断循环。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同时供冷供热的热回收系统,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0610085333.4所公开的一种双冷凝器机组,包括压缩机、热回收冷凝器、四通阀、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它和传统热泵机组的区别是,其设置有一个热回收冷凝器,热回收冷凝器吸收中间介质的热量加热生成热水。再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0720053653.1所公开的一种双冷凝器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包括压缩机、热水器、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上述两种机组或系统均是将用于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另两个换热器串联,通过对制冷工质的过冷而降低了冷凝温度,以此来提高制冷效率。但是功能都较 小,不能实现任意一个换热器均可制冷或制热的功能,也不能回收冷量,只能回收热量;而且也不能像多联机一样达到模块化的效果,限制其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可同时供冷或供热,实现每一个换热器都既可以是冷凝器又可以是蒸发器,也就是说在不需要改变其他换热器制冷或制热的运行工况,就可以实现一些换热器由制冷/制热工况变为制热或制冷工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模块化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及第一干管、第二干管、第三干管、第四干管四根干管,还包括并联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所述四根干管上的至少两个相同的模块(A,B),所述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中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一端、所述第一干管及所述第二干管上;所述第二三通阀中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一端、所述第三干管及所述第四干管上。
由以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各模块中三通阀的调节,改变环路中元件的连接状态,实现换热器的功能转换,使每一个换热器都既可以是冷凝器又可以是蒸发器,不需要改变其他换热器制冷或制热的运行工况,就可以实现换热器由制冷/制热工况变为制热或制冷工况,同时供冷供热。这样将使得整个热泵机组系统灵活多用,而且成为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将由制冷功能区间取来的热用于供热,提高了系统的综合制冷效率(COP),节约了能源,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单冷凝器系统的原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二、第三换热器为冷凝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第一、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三换热器为冷凝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多功能模块化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4、电子膨胀阀5及第一干管31、第二干管32、第三干管33、第四干管34四根干管,还包括并联在连接所述压缩机4与所述电子膨胀阀5的所述四根干管3上的至少两个相同的模块,其中,该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11、第一三通阀21、第二三通阀22,第一三通阀21中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1一端、第一干管31及第二干管32上;第二三通阀22中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1一端、第三干管33及第四干管34上。
以下通过举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并联在压缩机4与四根干管3的连接管路之间的三通阀、换热器顺序命名及标号,如第一模块A中的三通阀分别命名为第一三通阀21、第二三通阀22,第二模块B中的三通阀分别命名为第三三通阀23、第四三通阀24,其余部件以此类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