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682.7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峰;伍媛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变色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性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稳定的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性能上则表现为颜色及透明度的可逆变化。1969年S.K.Deb首先采用无定形WO3薄膜制作电致变色器件,并提出了“氧空位色心机理”。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电致变色现象独特的优点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电致变色器件逐渐得到商业化应用,电致变色材料和电致变色器件最吸引人们的是其低能耗显示性能的应用,尤其是在低能耗平面显示、大幕显示及便携式显示器等领域。
电致变色用作显示器件包括电子墨水的几个基本要素经过人们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达到,例如极高的着色效率,极低的变色驱动电压(1-3伏),卓越的稳定性,变色后的开路记忆可保持十几年不褪色等。与其他显示器件相比,电致变色显示器(ECD)具有无视盲角、对比度高、易实现灰度控制、制造方便、成本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受环境影响小、驱动变色电压低、色彩丰富、无功耗存取以及可大屏幕进行显示等优点。但是,ECD仍然存在响应时间较长、功效较高、使用寿命较低以及循环次数较低等缺点,限制了ECD的应用。对于ECD而言其主要是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寿命较长、性能稳定,但响应时间较长、色彩较单一;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虽然响应时间短、可设计性强,但其使用寿命较短。如何结合二者优缺点,制备出性能更优越的电致变色材料是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率高、变色效果好、寿命较长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两块ITO玻璃基板之间自外而内的与电源电接触的透明无机或有机涂层、电致变色层、发光层和三色层。
本发明的透明无机或有机涂层为氧化铟锡层、聚噻吩或聚吡啶;电致变色层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及离子导电材料制成,,离子导电层采用路易斯酸组分掺杂的路易斯碱聚合物非水质子导电材料。
本发明具有改变可见光透射率的性能,并且具有调制范围大、反应时间短、节能环保等特点,本发明使用的电致变色层是结合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优点的复合型材料,所以其调制范围大,反应时间短,且响应电压低,即低能耗。在显示器件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设置在两块ITO玻璃基板之间自外而内的与电源电接触的透明无机或有机涂层1、电致变色层2、发光层3和三色层4,所说的透明无机或有机涂层为氧化铟锡层、聚噻吩或聚吡啶,所说的电致变色层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及离子导电材料制成,离子导电层采用路易斯酸组分掺杂的路易斯碱聚合物非水质子导电材料。
本发明中为全固态物质,并不存在液态物质,其次,此处电致变色层是复合材料,兼具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优点,另外,发光层相当于光源,三色层是滤色用的,电致变色层通过变色可起到阻隔光线的作用,通过控制对电致变色层各部分的变色来达到显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3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枪可编程扫描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月球探测的紫外广角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