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现场无线程序更新装置及其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4083.7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蒙海军;李士宁;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84/18;G06F9/445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7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节点 现场 程序 更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 网络节点现场无线程序更新装置及其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网络在部署之后,往往需要 再次进行功能扩展或者实验测试,这就需要现场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程 序更新,或者是更改某一个或几个传感器节点的任务,而现在的OTAP (Over-the-Air-Provisioning的简称)、Deluge等技术,都是针对无线 传感器网络全网进行程序更新的,其更新程序需要提前设定好,因而缺乏 现场机动性,所以需要一种现场的无线程序更新装置及其配套使用的程序 更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 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自组织成网能 力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现场无线程序更新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现场无线程序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编译程序的PC机和 带有无线通讯模块一且能自组网加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处理器,所述 数据处理器与PC机相接,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相接且其 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分别与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无线传感器 节点进行双向通信;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与传感器模块 相接的处理器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接的无线通讯模块二和数据存储模块 以及分别为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二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二相接;所 述无线通讯模块二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相配合使用。
所述数据处理器为PDA。
所述PC机和数据处理器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
所述PC机为笔记本电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程序更新速度快、实现方便且能现场对无线传感 器网络全网或指定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程序更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现场无线程序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PC机将需要更新的程序现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将 所编译的可执行文件传至所述数据处理器;
步骤二、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器选择程序更新模式,即选择对无线传感 器网络全网进行程序更新或者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指定的无线传感器节 点进行程序更新;
步骤三、所述数据处理器自组网加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步骤四、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自带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根据所选 择的程序更新模式相应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网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指定 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程序更新。
上述步骤四中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自带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对无 线传感器网络全网进行程序更新的过程如下:
3011、所述数据处理器将所述可执行文件镜像处理后,通过自带的所 述无线通讯模块一按照Deluge或OTAP分发协议将经镜像处理的可执行文 件即镜像文件扩散分送至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将所述镜像文件分别存 储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存储模块中;
3012、所述各无线传感器节点中的处理器模块调用Bootloader加载 程序模块,并通过Bootloader加载程序模块将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 镜像文件加载至处理器模块的程序区执行;
3013、重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所有无线传感器节点,完成无线传感 器网络全网的现场无线程序更新过程。
上述步骤四中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自带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对无 线传感器网络中指定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程序更新的过程如下:
3021、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指定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处理器模块,对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与指定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无线通讯模块二间的通信 信道进行修改并建立无线通讯模块一与无线通讯模块二的无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伞状喷雾的涡流室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氧化高活性聚异丁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