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及其间接测量轴载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4342.6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71002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程 测力 传感器 及其 间接 测量 载荷 方法 | ||
1.一种小量程测力传感器间接测量轴载荷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1、在承载轴(2)的两端分别镗有一个台阶安装孔(201),在该两个安装孔(201)中各装有一只所述的小量程测力传感器(1),该两个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对称安装在承载轴(2)的两端,小量程测力传感器的承载头(102)与安装孔(201)前端小孔之间为过渡配合,而小量程测力传感器的固定座(103)与安装孔(201)后端大孔之间为过渡或小间隙配合。
1.2、求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1)弯曲应变梁(101)的截面梁厚h1和梁宽h2:
1.21、在承载轴(2)上加载设定的载荷力值F,则承载轴受力弯曲变形产生挠度δ,同时承载轴把该弯曲变形传递给小量程测力传感器(1),引起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101)的受力而弯曲变形,也产生挠度δ,则承载轴上B截面处的挠度值与小量程测力传感器承载头在B截面处的挠度值相等;
1.22、根据材料力学,列出承载轴上B截面处挠度δ(a)的方程为:
式中E为承载轴材料的弹性模量;I为承载轴的截面惯性矩;L为承载轴的有效长度,F为加在承载轴上的设定载荷值,a等于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应变梁的有效长度;
1.23、根据材料力学,列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的挠度δ1(a)的方程为:
δ1(a)=(F1×a3)/(3×E1×I1)……②
式中E1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材料的弹性模量;I1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材料的截面惯性矩;a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的有效长度,F1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所受的载荷力,也是小量程测力传感器的量程参数;
1.24、求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材料的截面惯性矩I1:
根据1.21步得出的承载轴上B截面处的挠度值与承载轴传递给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在B截面处的挠度值相等的结果,则公式①等于公式②,得出公式③:
设置公式③中的传感器的量程参数F1,然后根据公式③计算出I1的具体值;
1.25、根据材料力学,列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截面惯性矩I1与其截面梁厚h1及梁宽h2的函数式:
I1=h2×h13/12……④
1.26、根据悬臂梁式力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列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应变梁的弯曲应变量ε和小量程测力传感器的量程参数F1之间的关系式:
ε=F1×L1/(W×E)……⑤
式中L1为力加载点到应变片(104)中部的距离,W为传感器抗弯截面的系数;
1.27、根据悬臂梁式力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列出传感器抗弯截面系数W与弯曲应变梁截面梁厚h1和梁宽h2的函数式:
W=h2×h12/6……⑥
1.28、求解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应变梁的截面梁厚h1和梁宽h2:
将上述步骤所得出的公式⑥代入公式⑤,得公式⑦:
对⑦式中ε、L1进行人为取值,再求解方程④、⑦,得出h1、h2的具体值;
1.3、进行仿真实验,根据仿真实验结果调整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弯曲应变梁的几何参数:
将设计完成的小量程测力传感器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小量程测力传感器在本系统受力状态下的挠度值δ1(a)和应变区弯曲应变量ε的大小,并根据δ1(a)值和ε值,重新用公式②计算I1和用公式④、⑦重新计算应变梁宽h2、截面梁厚h1,还可重新调整力加载点到应变片中部的距离L1,最终使传感器应变区的几何参数满足挠度传感的测量要求。
1.4、根据上步所验证的截面梁厚h1、梁宽h2和力加载点到应变片中部的距离L1制作出所述的小量程测力传感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轻便勘探钻机
- 下一篇:具有钻孔控制注浆装置的组合式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