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场致发射阴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4466.4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8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雷威;张晓兵;孙小卫;娄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1/304 | 分类号: | H01J1/3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场致 发射 阴极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式场致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以阴极基板(1)为基板,在阴极基板(1)上设有阴极电极(2),在阴极电极上设有碳纳米管过渡层(3),在碳纳米管过渡层(3)上设有纳米结构的氧化锌场致发射层(4)组成场致发射阴极,在场致发射阴极上设有隔离体(5),在隔离体(5)上设导电的阳极基板(6)组成复合式场致发射阴极结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场致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的方法为:
a).在阴极基板(1)上采用印刷或者镀膜的方法制备阴极电极(2);
b).在阴极电极上(2)上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过渡层(3),碳纳米管纤维层厚度在1微米至10微米之间,将其在烧结炉中烘烤10~30分钟,烘烤温度为300℃~500℃;
c).自然冷却基板(1)及碳纳米管过渡层(3),在冷却后的碳纳米管过渡层(3)上丝网印刷氧化锌发射层(4),发射层厚度在2微米至10微米之间;
d).将阴极基板(1)、阴极电极(2)、碳纳米管过渡层(3)及纳米结构氧化锌发射层(4)组成的场致发射阴极置于烧结炉中烘烤10~30分钟,烘烤温度为300~500度;
e).自然冷却基板(1)、阴极电极(2)、碳纳米管过渡层(3)和纳米结构氧化锌场发射层(4)组成的场致发射阴极至室温,形成复合式场致发射阴极结构;
f).在阴极基板(1)上制备隔离体(5),
g).在隔离体(5)上设置导电的阳极基板(6),将阴极玻璃基板与阳极玻璃基板封接排气,形成器件内的真空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4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