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油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4542.1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留存;滕孝来;王世杰;赵旸;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留存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4江苏省常州市钟楼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油泵 性能 检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无级变速器油泵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参数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行业对于无级变速方面的研究一直未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是由于在关键零部件性能要求及测试理论与方法方面,尤其是在极限条件附近的性能及模拟极限工作环境方面一直未有较大突破,对于无级变速关键零部件油泵性能测试主要基于通用性方面,而对于高速、高温及强扭矩力条件下的油泵性能参数的测试难度较大,尤其是测试控制精度及测试的重复性方面很难全面保证,另外由于检测参数较多,存在着测试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人员劳动量较大,手动检测操作的准确度较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油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其可按照试验要求对油泵性能进行自动化测试,并且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及合理选用元器件,保证测试及控制的精度和重复性,并能按照预定测试方案,实现测试过程的完全自动化。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级变速器油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工作台、液压部分和控制部分,液压部分与试验工作台管路连接,控制部分与试验工作台和液压部分线路连接,所述的试验工作台具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传动轴和被测油泵,传动轴与被测油泵之间设置有扭矩仪,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实现被测油泵输入轴的转动。
为减少驱动电机工作带来的振动,所述的驱动电机与传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为求安装牢固,连接可靠,所述的被测油泵通过油泵安装支座固定在机架上,传动轴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机架上,扭矩仪通过扭矩仪支座固定在机架上,传动轴与扭矩仪相连接,扭矩仪通过联轴器与被测油泵的输入轴相连接。
为实现对被测油泵的油量、油温和油压的控制和调节,所述的液压部分与被测油泵管路连接,液压部分包括主油箱、设于主油箱内的加热器,与主油箱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比例溢流阀和流量计。
为求高温条件下的实验稳定,设于主油箱内的加热器具有可检测加热器自身表面温度的传感器,用以控制加热器表面温度,与主油箱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试液压油的温度,由此实现对液压油温的双闭环控制。
为了更好地控制被测油泵的工作速度,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频器,同时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旋转编码器,由此实现对油泵工作速度的双闭环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机电液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汽车用无级变速器油泵的性能测试,可以检测无级变速器油泵在不同温度、不同转速、不同扭矩以及不同负载压力下的诸如负载流量、泄漏流量和容积效率等主要性能参数,测试精度高,并能按预定的测试方案,实现测试过程的完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压部分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部分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测试过程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中1.液压部分 2.控制部分 3.机架 4.驱动电机 5.旋转编码器6.传动轴 7.被测油泵 8.扭矩仪 9.油泵安装支座 10.轴承支座11.扭矩仪支座 12.皮带 13.联轴器 14.防振地垫 15.吸油口滤网16.温度传感器 17.压力传感器 18.压力表 19.比例溢流阀 20.安全压力阀21.流量计 22.主油箱 23.空气过滤器 24.上、下液位继电器 25.加热器26.水冷却器 27.渗漏油箱 28.辅助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级变速器油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工作台、液压部分1和控制部分2,液压部分1与试验工作台管路连接,控制部分2与试验工作台和液压部分1线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留存,未经朱留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