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前轮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4611.9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谢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翠斌 |
主分类号: | B62H3/04 | 分类号: | B62H3/04;B60P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前轮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架,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固定摩托车前轮的固定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前轮固定架作为一种方便摩托车停靠、运输的支撑工具,可以使摩托车平稳放置,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倾倒、磨损,停放整齐,节约了运输空间。如专利号为200710190693.5公开的一种摩托车前轮固定架,其轮夹的两夹板经两根偏有一定角度的销轴活动连接在底架上,制作、安装烦琐,调节不方便,角度难以控制,使用时经常出现轮夹卡死现象,拆卸不便,工作效率低;其前轮挡板经销轴与撑杆连接,固定、调节效果差,只能固定单一规格的摩托车轮胎,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稳定,生产、制作方便,固定、调节效果好的摩托车前轮固定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前轮固定架,包括垂直支架、底支撑座、轮夹、前轮挡板,底支撑座由一底座、两底架、一底板组成,底板上设有两支座,垂直支架固定在底座上,轮夹由两夹板连接呈船形,其技术特点在于所述轮夹的两夹板底面分别设有轴套,两轴套内贯穿一套有压簧的销轴,销轴的两端固定在两支座上,所述两底架上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分别设有滚轮,滚轮与轮夹两外侧面呈滚动夹紧或分离状态。装入轮胎时,轮夹的底面以销轴为轴心摆动,且通过压簧与轴套的配合实现轮夹的两夹板弹性张合,通过滚轮与轮夹两外侧面的配合调整轮夹一端的张口大小以实现自锁作用,将置入轮夹中的摩托车前轮自动夹紧,轮夹两夹板夹紧稳定、不偏位,夹紧效果好。
所述垂直支架顶端设有一套管,套管上设有止定螺栓,前轮挡板经支撑杆与套管活动连接,通过调整前轮挡板的前后距离与轮夹配合实现对摩托车前轮的限位固定,适合不同直径摩托车前轮的固定,适用性强,使用范围广。
所述轮夹的一夹板底面两端均设有导向轴,另一夹板底面两端均设有与导向轴位置对应的导管,导向轴与导管插合,其中靠近前轮挡板的夹板端的导向轴上设有压簧。退出轮胎时,轮夹两外侧面脱离滚轮,压簧弹性张紧使轮夹张开,便于摩托车前轮退出。
所述一底架或两底架上经螺栓活动连接有卡钩,轮夹侧板面上设有定位孔,卡钩与定位孔呈卡合或分离状态,能持久夹紧轮胎,保证维修、运输的稳定。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调节前轮挡板前后位置可固定不同尺寸的轮胎,滚轮自锁夹紧前轮,夹紧前轮稳定、夹紧效果好,且经压簧张紧轮夹,无须用力即可退出前轮,操作方便、快捷,适合摩托车维修、运输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图。
图中:止定螺栓1,套管2,支撑杆3,垂直支架4,底支撑座5,固定板6、61,滚轮7、71,支座8、81,轮夹9,前轮挡板10,底座11,底架12、121,卡钩13,定位孔14,底板15,销轴16,轴套17、171,压簧18,导管19、191,导向轴20、201,压簧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一种摩托车前轮固定架,包括垂直支架4、底支撑座5、轮夹9、前轮挡板10,垂直支架4顶部固定有套管2,套管上设有止定螺栓1,前轮挡板10经支撑杆3与套管2插合在垂直支架4顶部,两底架12、121上设有由两平行的固定板组成的支撑板6、61,支撑板6、61顶端设有滚轮7、71,底架121经螺栓活动连接有一卡钩13,轮夹侧面设有定位孔14,卡钩13与定位孔14呈卡合或分离状态。
图3所示轮夹9的两夹板底部圆弧面上设有导管19、191和导向轴20、201,导向轴201与导管191插合,导向轴20与导管19经压簧21插合。
图4所示轮夹9由两夹板拼合,两夹板底部分别设有轴套17、171,活动连接在支座8、81上的销轴16贯穿轴套17、171,轴套17、171间销轴上套有压簧18,轮夹9的夹板包括侧板与底板,侧板与底板成钝角,便于轮胎的卡入和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翠斌,未经谢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米格列醇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手动机械装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