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节能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5621.4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西;徐亚南;孙爱梅;吴光耀;王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陆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5/00;B62M7/12;H02K1/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1153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型 折叠式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一般采用前后轮对折的方式,折叠后不能移动,只能提携,很不方便,同时现有的折叠电动自行车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折叠方便,折叠后可以推行的轻便、节能的电动自行车。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环保节能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前后轮,与前轮相连接的车把管、与后轮相连接的立叉和平叉,与座管、车把管相连接的横管,设在后轮的轮毂电机,以及设在车把管上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横管从前向后向下倾斜,横管的尾端设有的沿横管向后并向上延伸的尾支架,尾支架为前面开口、由两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围成的槽形,所述座管的底端设在尾支架内,与尾支架的两个侧面可旋转连接,所述立叉与尾支架的两个侧面可旋转连接;在横管和平叉之间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横管、平叉可旋转连接;支撑管和座管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和支撑管、座管可旋转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管和连杆均为在车的两侧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横管设置槽形尾支架,座管和立叉都与槽形尾支架可旋转连接,平叉通过支撑管与横管可旋转连接,连杆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起到联动作用。折叠时,座管向横管旋转折叠,平叉和立叉带着后轮向前旋转,靠近前轮,缩小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折叠后,前轮和后轮平行,前轮和后轮都可以滚动,自行车还可以推行。横管采用向下延伸,尾部斜上翘的结构,便于放低整车重心,并在展开时让座管能够支撑于尾支架的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座管和横管之间还设有曲柄,曲柄中间设曲点,曲柄的两端分别与座管和横管可旋转连接,曲柄、连杆、支撑管和横管组成五连杆机构,不仅折叠时更方便用力,而且在折叠后五连杆机构自锁,使折叠后的车拖行更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车两侧曲柄的曲点之间设置把手,方便拉折,使折叠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槽形尾支架的槽内设有塑料托管,座管的下端设在塑料托管内,作为座管在车展开状态的支撑,也防止座管在折叠中与槽形尾支架磨蹭,同时对于座管所承受的负重进行缓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采用弯管,弯管前端的倾斜度和横管的倾斜度接近,不仅美观,而且增加了支撑管的长度,便于设置多个铰接点,方便调试出由支撑管、平叉、立叉和横管组成的四连杆机构的旋转和自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采用环保锂电电池,优选采用韩国SK公司的专供电动自行车用的动力环保锂电池,该电池体积小,重量轻,是普通铅酸电池的1/3,便于携带;寿命长,是普通铅酸电池的寿命的2-3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电机采用稀土永磁无刷小电机,电机采用外转子的形式,转子的磁钢采用烧结稀土永磁合金,该烧结稀土永磁合金是Nd-Fe-B永磁体,其包含反铁磁性过渡族元素Cr或Mn其磁性能参数范围是:剩磁小于等于1.1T,磁能积为10~30MGOe,经退火热处理后的矫顽力大于等于15k0e.此材料制造的磁钢是无刷小电机的核心部件,同时进行了体积的缩小与优化设计,最终成形的无刷小电机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扭矩大,动力强劲,使用寿命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中带有智能功率模块,实现节能、防盗。
本发明结构简单、轻巧,便于折叠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四连杆架和五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折叠状态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电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陆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陆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电动机动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装生产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