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钢破碎机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5932.0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品龙;胡品荣;顾瑞华;黄艰生;陈洪;陈龙厚;胡忠良;徐益明;蔡文明;孙锡建;高长华;顾宏伟;王桂荣;陆永伟;胡光旭;顾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13 | 分类号: | B02C13/13;B02C13/2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钢 破碎 机主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钢破碎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废钢破碎机主机。主要用于废钢铁、报废汽车、家用电器的破碎。属废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废钢处理设备主要有两种:一是打包压块设备。主要用来处理薄板、盘条及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切屑等轻薄料,以方便运输和提高堆比密度;二是剪断设备。主要用来处理重型废钢和大型构件,便于入炉。以上两种废钢处理设备均存在以下不足:加工范围小,只能处理薄板、盘条及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切屑等轻薄料以及重型废钢和大型构件,但不能处理报废汽车、家用电器以及特重型废钢和大型构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处理报废汽车、家用电器以及特重型废钢和大型构件的废钢破碎机主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废钢破碎机主机,包括主轴辊、上盖体、上箱体、下箱体、落料口、下筛网、下砧板、翻转油缸、上排料门、上排料门油缸和内衬板,所述下箱体进料口置于废钢破碎机的具有液压双滚筒的进料机的溜槽出料口后侧,主轴辊纵向水平装置于所述下箱体内,上箱体后部与下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上箱体旁侧铰接,翻转油缸的缸尾与下箱体安装座铰接,所述上盖体固定连接于上箱体顶部,所述上排料门纵向转动设置于上箱体内上部,上排料门一端与上排料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自由放置,上排料门油缸的缸尾与上箱体的旁侧铰接,下筛网设置于下箱体内,并置于所述主轴辊后下方,所述落料口置于所述下筛网下方以及后侧的下箱体底部,下砧板置于所述下箱体内壁面上,并置于所述主轴辊的前下方,所述内衬板内衬于下箱体内壁面上,所述主轴辊包括主轴、隔板、隔板套、锤头销轴、挤压锤头和打击锤头,所述隔板有若干件,若干件隔板沿主轴长度方向间隔套装于主轴上,隔板套套置于相邻两隔板之间的主轴上,所述锤头销轴有四件,沿主轴长度方向穿装于若干件隔板的外周边,相邻两锤头销轴互呈90°布置,所述挤压锤头和打击锤头有多件,转动套装于相邻两件隔板之间的锤头销轴上,且相邻两锤头销轴上的打击锤头)沿锤头销轴长度方向错位布置。
本发明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锤子击打的基本原理,在高速大扭矩电动机的驱动下,破碎机主轴辊上的锤头轮流击打进入下箱体容腔内的待破碎废钢铁,通过衬板与锤头之间形成的空间,将待破碎物撕裂、挤压揉团成合乎规格的破碎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破碎机主机机身采用特厚钢板加筋板的的钢焊接结构,能确保机器强力破碎时超负荷要求,而且直接受力部分采用“榫头”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机身的可靠性。衬板、锤头采用耐磨材料,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锤头采用活动安装结构,一旦遇到不可破碎物误入破碎机内,可以甩过而避开,同时可打开破碎机的上盖体上的排料门,将其通过上箱体内的上排料门排除,从而降低对机器的破坏程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措施,因此本发明废钢破碎机主机能处理报废汽车、家用电器以及特重型废钢和大型构件。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废钢破碎机主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竖直剖示图。
图3为本发明废钢破碎机主机的主轴辊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去掉轴承座以及主轴后的侧视图。
图中:主轴辊1、上盖体2、上箱体3、下箱体4、落料口5、下筛网6、下砧板7、翻转油缸8、上排料门9、上排料门油缸10、内衬板11;
主轴承座1-1、轴承盖板1-2、主轴承1-3、主轴1-4、隔板套1-5、挤压锤头1-6、打击锤头1-7、隔板1-8、锤头销轴1-9。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浮选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