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高效环保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6183.3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6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根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根余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效 环保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环保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的种类很多,但由于结构原因,存在如下问题:1、燃烧室空间小,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2燃料用量多,吸热不充分,升温速度慢;3、烟道废气温度高,余热未得到充分利用,环境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环保锅炉,改善燃烧室空间,充分燃烧燃料,降低燃料用量,提高热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锅炉包括壳体,壳体内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由燃烧室构成的热水区,上部分为由加热室构成的温水区;加热室内排布与燃烧室相通的火管,火管连通位于加热室中间位的冲天管;燃烧室由上下炉膛构成,燃烧室的壳体上对应炉膛设炉门,炉膛底部设炉排,燃烧室外围的水套管连通位于加热室内的水管。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炉排层状间隙排布。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炉排为炉排管,炉排管连通燃烧室外围的水套管。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冲天管的顶部设启闭门。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在壳体上从上到下依次设进水口、温水出水口和热水出水口。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冲天管连通除尘烟道,除尘烟道的进口安装引风机和排气口,除尘烟道的出口连通除尘水池。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除尘烟道内分设若干烟气孔道。
使用时,水由进水口注入,加热室的水管的水进一步流到燃烧室的水套管及炉排管内,燃料加入燃烧室在上下炉膛内燃烧,水管内的水被火管加热由温水出水口排出温水,水套管和炉排管内的水被快速升温由热水出水口排出热水;通过启闭门的开启或闭合,使燃料在炉膛内得以充分燃烧;水管内的水吸收冲天管高温烟气的余热,烟气经引风机吸出通过除尘烟道落入除尘水池除尘。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燃烧室为上下炉膛,分层排布炉排,空间大,供氧充足,燃烧充分,燃料用量少;2、水在加热室和燃烧室充分吸热,升温速度快;3、分区取水,自由选择度高;4、炉排为炉排管,炉排管内充水,吸热同时降温,延长炉排使用寿命;5、烟道废气温度低,充分利用余热,保护环境;6、除尘烟道内设若干烟气孔道,除尘效果好,引风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加热室,3燃烧室,4火管,5冲天管,6水管,7上炉膛,8下炉膛,9、10炉门,11炉排,12水套管,13炉排,14启闭门,15进水口,16温水出水口,17热水出水口,18除尘烟道,19引风机,20排气口,21除尘水池,22烟气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锅炉包括壳体1,壳体1内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由燃烧室3构成的热水区,上部分为由加热室2构成的温水区;加热室2内排布与燃烧室3相通的火管4,火管4连通位于加热室2中间位的冲天管5;燃烧室3由上下炉膛7、8构成,燃烧室3的壳体1上对应炉膛7、8设炉门9、10,炉膛7、8底部设炉排11、13,燃烧室3的外围的水套管12连通位于加热室2内的水管6。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炉排11、13层状间隙排布。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炉排11、13为炉排管,炉排11、13连通燃烧室3外围的水套管12。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冲天管5的顶部设启闭门14。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在壳体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进水口15、温水出水口16和热水出水口17。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冲天管5连通除尘烟道18,除尘烟道18的进口安装引风机19和排气口20,除尘烟道18的出口连通除尘水池21。
本发明的节能高效环保锅炉中,除尘烟道18内分设若干烟气孔道22。
使用时,水由进水口15注入,加热室2的水管6的水进一步流到燃烧室3的水套管12及炉排管11、23内,燃料加入燃烧室3在上下炉膛7、8内燃烧,水管6内的水被火管4加热由温水出水口16排出温水,水套管12和炉排管11、13内的水被快速升温由热水出水口17排出热水;通过启闭门14的开启或闭合,使燃料在炉膛7、8内得以充分燃烧;水管6内的水吸收冲天管5高温烟气的余热,烟气经引风机19吸出通过除尘烟道18落入除尘水池21除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根余,未经陈根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基地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式功率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