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6350.4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后生;范玉祥;杨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 扬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d scdma 极化 智能 一体化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 分同步码分多址)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的外罩是直接罩在天线主体上,天线罩的边缘 是在加强条外侧,通过螺钉使其固定,并利用硅酮胶来防水。因天线罩边缘是外露的,在 生产时,为了防水性,需要打入大量的硅酮胶,这就使的生产效率变低,同时也没有一 致性,还是存在漏水的隐患。2根加强条为实心铝条,这就带来天线整体是重量增加。 支撑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单元)的2个支撑柱采用的是与背面腔体分离安 装形式,因RRU的安装尺寸要求很高,当天线背面相应的安装孔和支撑柱的尺寸出现 偏差时,RRU就不易安装。所以当支撑柱是与背面腔体分离安装时,它们间的相对尺 寸要求就要很严格。同时也会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D-SCDMA双 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以减少原有的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重量,并使其 具有高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包括天线罩、加强条、腔体、天线背板、 支撑柱和端盖,端盖设置在天线罩的两端;在所述的天线罩上设有卡钩,所述的加强条 上设有与卡钩相配使用的卡槽,所述的天线罩与加强条通过卡钩和卡槽的相配使用而卡 紧。
上述的加强条优选为重量轻的中空的型材,优选为铝。
在所述的天线罩和加强条之间加入少量的硅酮胶。
所述的腔体和支撑柱采用整体设计。
所述的端盖有2个,设置在天线罩的两端。
本发明的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其天线罩采用卡扣式推入式,安装 在天线主体上,两端加上端盖密封形式。卡扣推入式天线罩,生产时一致性好,无需螺钉 紧固,只需打入小量硅酮胶及可完成良好的密封防水。两边的加强条采用挤压成型中空的 型材,这样在减轻天线整体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支撑柱与背面腔体整体设计,压注成型,这样确保了RRU的安装尺寸。提高了产 品一次合格率。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天线整体重量轻,无需 螺钉紧固,只需打入小量硅酮胶及可完成良好的密封防水;生产时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 提高了产品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TD-SCDMA双极化智能一体化天线。该天线包括天 线罩1、加强条3、天线背板4、腔体5、端盖6和支撑柱7。
在天线罩1上设有卡钩2,加强条3上设有卡槽21,天线罩1通过卡钩2和卡槽21 的相配卡扣后与加强条3紧密相连。在天线罩1和加强条3之间的接触面上加有少量的 硅酮胶,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和防水效果。
加强条3采用挤压成型中空的型材,这样可以减轻天线整体重量,同时也提高了生 产效率。
腔体5与其相连的支撑柱7,采用整体设计方法,压注成型,这样确保了RRU的 安装尺寸,提高了产品一次合格率。
在天线罩1的两端各设置有1个端盖6,对整个天线进行密封,提高了整个天线的 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网融合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密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