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坯浸入式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6394.7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银;徐叶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 |
地址: | 21420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板坯连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以保证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水液面稳定的薄板坯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薄板坯连铸是钢铁铸造较新的技术,由于结晶器的特殊性,浇钢过程中,钢水在其内部极易产生大的波动,从而引起卷渣,使钢坯夹杂报废,也会使钢坯因冷却不均匀而产生裂纹。过去的数年间已经有很多人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设计适用于该领域的水口。
公开号为CN1075968C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菱形背面内部几何形状的水口,将原有的浸入式水口做了优化,将原有的两个出钢口分为四个,将流入结晶器内的钢水分为四个流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钢水在结晶器内的流场,减少了结晶器液面的波动。
然而,随着连铸机拉速的提高,原有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铸坯夹杂和裂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为此,亟需一种可将钢水更加人为地分为多股的薄板坯浸入式水口,使钢水能更加按照生产需要的方式流入结晶器,从而使结晶器液面在高拉速下也能保证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将钢水细分成六个或六个以上流股的薄板坯浸入式水口,以达到有效减少高拉速时结晶器内液面的波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板坯浸入式水口,水口内设有至少一组外导流板和至少一组内导流板,使得水口的出钢口分成多个独立通道,内导流板之间下部的水口内底面上设有导流块。
所述外导流板的导流面为曲面或一段平面或若干段平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面,每组外导流板相互对称设置,外导流板各自的两个导流面的角度或曲率为相同或不同。
所述内导流板的导流面为曲面或一段平面或若干段平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面,每组内导流板相互对称设置,内导流板各自的两个导流面的角度或曲率为相同或不同。
所述内导流板的中心和外导流板的中心位于水口内的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处。
所述内导流板的长度和外导流板的长度相同或不同。
所述外导流板的导流面为平面,该导流面的偏转角度为0度到30度。
所述内导流板的导流面为平面,该导流面的偏转角度为0度到30度。
所述内导流板的中心距离水口底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毫米;外导流板的中心距离水口底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毫米;外导流板与水口窄面边壁的间距为10毫米至100毫米;内导流板与外导流板的间距为10毫米至100毫米。
所述导流块的导流面为相互间夹角为5度到20度的两个平面或者导流块的导流面为曲面,导流块的高度为10毫米至300毫米。
所述水口窄面边壁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度至135度。
内、外导流板、水口窄面边壁和导流块一起构成钢流流向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将钢水更加人为地分为多股的薄板坯浸入式水口,使钢水能更加按照生产需要的方式流入结晶器,从而使结晶器液面在高拉速下也能保证稳定,以达到有效减少高拉速时结晶器内液面的波动。
本发明还可根据工况,调整导流板以及导流块的高度和角度以人为控制钢流流向,以让钢水更加顺利、稳定地流出,还可设置多组导流板,将钢流由水口内分成多个流股并以不同角度进入结晶器,充分保证结晶器内钢水液面的稳定性。可更有效地抑制薄板坯结晶器液面的动态失稳,防止卷渣,抑制铸坯裂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与传统设计的钢流速度在结晶器高度方向的速度变化规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薄板坯浸入式水口,水口5内设有至少一组外导流板1、10和至少一组内导流板2、20,使得水口5的出钢口分成至少六个独立通道,内导流板2,20之间下部的水口5内底面上设有导流块4。
外导流板1、10的导流面为一段平面,每组外导流板1、10相互对称设置。
内导流板2、20的导流面为一段平面,每组内导流板2、20相互对称设置。
内导流板2、20的中心和外导流板1,10的中心位于水口5内的同一高度处。内导流板2、20的长度和外导流板1、10的长度相同,均为N。外导流板1、10的中心距离水口5底部的距离等于内导流板2、20的中心距离水口5底部的距离,均为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速冲击电钻齿轮减速箱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锁紧顶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