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柔性印制线路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6513.9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陆申林;彭罗华;王恒忠;汤彩明;耿侠;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亿富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0 | 分类号: | H05K1/00;H05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21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柔性 印制 线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手机触摸屏的双面柔性印制线路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电子产品逐渐向着轻薄、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手机的个性化要求不断增加,而带有触摸屏的手机也就随之问世。传统的PCB板为硬板,因其本身的特性为硬板不可弯折,所以,必然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还会增加产品的重量,以上两个不良点已经制约了产品向轻薄、精小方向发展的战略。此外从工艺的角度来讲,手机触摸屏采用压AG导线的工艺来实现连通,致使硬板太厚而无法实现压制后的平整,产生的台阶也较大,会出现AG导线断裂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双面柔性印制线路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面柔性印制线路板,包括基板,以及分布在其上的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双面板,其为由上层铜箔、AD胶、PI膜或者聚酯薄膜、AD胶和下层铜箔构成的层状结构,在上下两层铜箔上形成有线路图形,而在上层铜箔和下层铜箔之间设置有用于上下两面连通的导孔,在所述的基板的上层铜箔表面覆盖有露出焊点的绝缘层。
所述的绝缘层为PI覆盖膜或者聚酯薄膜,PI覆盖膜或者聚酯薄膜与铜箔之间通过AD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自由弯曲、折叠、卷绕,可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及伸缩;
2.散热性能好,可利用柔性线路板缩小体积;
3.实现轻量化、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达到元件装置和导线连接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PI膜 1′、PI覆盖膜 2、基板上表面铜箔
2′基板下表面铜箔 3、导孔 4、AD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面柔性印制线路板,包括基板,以及分布在其上的线路,所述的基板为双面板,其为由上层铜箔2、AD胶4、PI膜1、AD胶4和下层铜箔2′构成的层状结构,在上层铜箔2和下层铜箔2′上形成有线路图形,而在上层铜箔2和下层铜箔2′之间设置有用于上下两面连通的导孔3,在所述的基板的上层铜箔2表面覆盖有露出焊点的绝缘层。
所述的绝缘层为PI覆盖膜1′,PI覆盖膜1′与上层铜箔2之间通过AD胶4连接。
上述PI膜也可为聚酯薄膜。
首先将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板开料,然后在其上钻孔,在孔壁通过电化学工艺使其紧密附着上金属铜层,形成导孔3;然后,在基板的两个铜箔表面压制上感光膜,通过照相原理进行图形转移,在基板的上层铜箔2和下层铜箔2′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所需线路,通过DES工作站,进行线路显像、腐蚀残铜,还原线路铜箔面,再在上层铜箔2的表面压制上PI覆盖膜1′,形成双面柔性印制线路板。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亿富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亿富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6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病的治疗剂或预防剂
- 下一篇:一种管理MSC/SGSN池组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