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春碱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239.7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范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派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19/04 | 分类号: | C07D5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春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春碱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从长春花中提取长春碱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春碱(vinblastine)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的二聚吲哚类生物碱。它对何杰金病及非小细胞性肺癌、恶性淋巴肿瘤等有显著疗效。其硫酸盐已广泛用于临床30余年,迄今仍是主要的肿瘤用药之一。自1950年代中晚期Beer和Johnson等从长春花中发现并提取长春碱,已从长春花全草1Kg中分离出100余种吲哚生物碱,长春碱的含量约为十万分之四。目前主要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长春碱,虽然利用化学合成和半合成的方法可以得到长春碱及其衍生物,也有人研究通过组织培养的途径获得,但都不理想,不适合生产。所以从天然植物中检测并分离提取长春碱的技术就显得重要。
现有技术中,提取长春碱主要采用溶剂法和超临界萃取法,前者大量采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后者设备投入大,不利于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设备投入小、污染小的长春碱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取长春花全草,用8-12倍量浓度为5-20%的乙酸水溶液浸泡2小时,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功率600W,提取时间2-8分钟,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pH=5的20-6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
提取用乙酸水溶液浓度优选为10%,用量优选为10倍量。
微波辅助提取时间优选为4分钟。
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型号为H-1020、X-5、AB-8、H-103、D-101、DA-201、DS-401、DM-301中的一种或几种。
大孔树脂洗脱除杂用乙醇浓度优选为5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长春碱,操作简便、污染少、设备投入小,利于大生产操作。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长春花全草1Kg,用8倍量浓度为5%的乙酸水溶液浸泡2小时,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功率600W,提取时间2分钟,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采用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pH=5的2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长春碱0.36g,采用HPLC检测,其纯度为97.6%。
实施例2
取长春花全草1Kg,用12倍量浓度为20%的乙酸水溶液浸泡2小时,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功率600W,提取时间8分钟,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pH=5的6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长春碱0.48g,采用HPLC检测,其纯度为96.7%。
实施例3
取长春花全草1Kg,用10倍量浓度为10%的乙酸水溶液浸泡2小时,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功率600W,提取时间4分钟,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pH=5的5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长春碱0.42g,采用HPLC检测,其纯度为98.9%。
实施例4
取长春花全草1Kg,用10倍量浓度为10%的乙酸水溶液浸泡2小时,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功率600W,提取时间4分钟,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采用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pH=5的5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长春碱0.39g,采用HPLC检测,其纯度为97.9%。
实施例5
取长春花全草1Kg,用10倍量浓度为10%的乙酸水溶液浸泡2小时,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功率600W,提取时间4分钟,滤过,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pH=5的50%乙醇洗脱除杂,再用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加入丙酮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长春碱0.37g,采用HPLC检测,其纯度为98.4%。
实施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派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派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笔刀用手摇式螺旋削笔器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