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色拉油返色及反式脂肪酸形成的预蒸馏-复脱色精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267.9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金青哲;邹孝强;刘元法;单良;黄健花;宋志华;潘秋琴;王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色拉油 反式 脂肪酸 形成 蒸馏 脱色 精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控制色拉油返色及反式脂肪酸(TFA)形成的预蒸馏-复脱色精炼方法,属于油脂精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其中色拉油已经成为食用植物油消费主体。色泽及色泽的稳定性与这些油脂的品质密切相关,是影响人们选购的第一感官因素,相比之下色泽浅而稳定的油脂给消费者的印象比较好。对每种食用油的色泽及其稳定性,国家、行业、企业都有相应的等级标准规定。
但是,色拉油、高级烹调油和起酥油返色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厂家和商家,其中以大豆、菜籽或玉米色拉油尤为严重。所谓返色,即出精炼车间的色拉油色泽合格,但在贮藏、灌装、运输、流通等环节中,油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色泽回升现象,并超过国家色拉油色泽标准的要求。
油脂返色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探明,限于实验手段和技术水平,目前也不能准确说明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因素造成油脂返色。在生产实践中,国内绝大多数植物油精炼企业都采用常规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进行脱胶、碱炼、脱色和脱臭等精炼处理,通过严格控制各工序参数,如残磷量、加碱量、白土种类和数量、脱臭温度和时间等来达到防止返色的目的。通过调整精炼工艺和参数,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色拉油色泽回升,但是效果尚不稳定,返色现象仍时常发生,有些精炼厂较为严重,出厂的色拉油有时只能按高烹油低价抛售,因返色而影响上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色拉油返色的程度不但反映了油脂色泽的稳定性,同时也是油脂一个重要的商品品质指标。如何有效控制返色现象,提高油脂品质的稳定性,是油脂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同时,食用油由于在油脂精炼特别是脱臭过程中长时间的高温处理导致脂肪酸异构化,产生反式脂肪酸(TFA)。这些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引发冠心病,导致乳腺癌,影响必需脂肪酸的消化吸收等,如何有效控制食用植物油中TFA的含量,已成为提高食用油产品品质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控制大豆、菜籽或玉米色拉油返色及反式脂肪酸形成的油脂精炼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色拉油返色及反式脂肪酸形成的油脂精炼方法,采用预蒸馏-复脱色法对植物油进行二步脱色和二步高温处理,其操作程序为:一次脱色、预蒸馏脱酸、复脱色、脱臭;首先对植物毛油进行酸炼脱磷和一次脱色预处理,使油的质量满足预蒸馏的要求,即含磷量<5ppm,Fe<0.1ppm,Cu<0.01ppm,再对预处理油在预蒸馏-脱臭罐中进行预蒸馏脱酸处理,然后对预蒸馏脱酸结束后的预脱酸油导出塔外进行复脱色处理,将复脱色后的油再次转入预蒸馏-脱臭罐中进行常规脱臭处理,最后得到合格的色拉油;
得到色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色拉油(大豆色拉油:GB1513-2003;菜籽色拉油:GB1536-2004;玉米色拉油GB19111-2003),且返色程度得到控制,在规定的货架期内色泽符合上述国家标准要求。(工艺流程见附图2)
(1)毛油脱磷、一次脱色处理:
采用前道酸炼、后道白土脱色的工艺,两步脱去磷脂等杂质。在酸炼阶段,加磷酸将β-磷脂转化为α-磷脂,用水化方法将其除去。脱色阶段加酸螯合金属离子,同时借过滤白土将残余磷脂除去。工艺条件为:将毛油经酸炼脱胶处理后,加入油重0.05%~0.1%、浓度为50%的柠檬酸,同时加入油重1%~3%的白土混合,在110~120℃真空脱色30~50min后过滤,得到一次脱色油。
经脱磷脱色处理后的油含磷量<5ppm,Fe<0.1ppm,Cu<0.01ppm。
(2)预蒸馏脱酸:
在预蒸馏-脱臭塔中进行预蒸馏脱酸处理,工艺条件为:将一次脱色油经油-油换热器换热,再经加热器加热至180~200℃,泵入预蒸馏-脱臭塔上半部分脱酸,油在塔内流动时间为20~40min,直接汽用量为油重的2%~4%,真空绝压小于300Pa。通过此阶段脱去大部分小分子杂质和游离脂肪酸。
(3)复脱色:
复脱色是控制油脂返色的关键一步,除脱去色素以外,主要是除去微量金属、磷脂、色素复合物和聚合物、生育酚氧化产物等影响油脂返色的主要物质,在进一步获得色泽改善的同时,为下步脱臭提供合格的油品。工艺条件为:预脱酸油从预蒸馏-脱臭塔中导出,降温到100~110℃后,进入脱色塔,再向塔内加入预脱酸后油重0.5%~2%的白土,真空脱色20~50min,得复脱色油。
(4)脱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功能因子的腐乳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雄性率吉富罗非鱼的孵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