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非鱼工厂化孵化方法和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576.6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跑;何杰;朱健;朱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士金 |
地址: | 21408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罗非鱼 工厂 孵化 方法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的繁殖技术与设备、尤其是罗非鱼的孵化、育苗方法与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一个优良品种,其产量高,抗病力强,食性广,易于养殖。在我国已形成产业化和出口创汇,尤其在我国南部养殖十分广泛。目前罗非鱼的苗种繁育方法,主要是通过雌、雄亲鱼在池塘里自然繁殖,鱼苗孵出后再用抄网在池塘内进行人工捕捞。这样操作带有盲目性,人工很难把池塘内的鱼苗抄捕干净;亲鱼在池塘内还有吃卵、吃鱼苗的习性;前期没有抄净的鱼苗长大后也会吃鱼苗,并且与鱼苗和成鱼争饵、争水、争肥,严重影响产苗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鱼苗繁殖期只能局限在夏季较短时间。这样的鱼苗繁殖育种方式占用池塘面积大,生产季节短,受天气影响较大,生产效率低,苗种大小不齐,不能满足对不同季节、不同规格鱼种培育的大批量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罗非鱼鱼苗生产过程中仅仅依靠天然自产,生产效率低、生产季节短、科技含量少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罗非鱼孵化方法和生产线设备,能够进行多季节、全天候、大批量、自动控制孵化的工厂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由水泵,主进水管,孵化桶,集苗箱,集水槽,回流管,蓄水池等装置连接组成。
水泵设置在蓄水池内,连接主进水管。
蓄水池收集回流水,循环供水。
主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并与孵化桶进水管连接,在孵化桶进水管上部安装有能调节水流大小的阀门;
孵化桶底部为圆锥形或半球形并固定在离地1米左右的高度,便于操作。孵化桶的进水采用注流式,即进水管从上部进入孵化桶,管口与其底部距离2-5毫米。出水管开在距离桶上端3 5毫米左右处,倾斜向下。
集苗箱置于集水槽上方,侧面开有出水孔并以密纱网封合,防止卵和鱼苗流出。
集水槽收集从集苗箱流出的水,并通过回流管流向蓄水池。
单个孵化桶、集苗箱组成一个孵化功能完整的孵化单元;若干个孵化单元并联在一起组成单条生产线;若干个单条生产线并联在一起形成相应规模的孵化车间。
一种罗非鱼工厂化孵化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每平方米网箱放3-4公斤亲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就可交配产卵。
(2)人工取卵:从雌鱼口腔中取卵,经过清洗后,转入孵化车间。
(3)、生产线孵化:打开生产线上主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开起水泵。鱼卵放入孵化桶内,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下部翻腾,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收集鱼苗进行苗种培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进行罗非鱼苗的大批量、多季节、全天候生产,满足不同季节的苗种培育的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设备和渔业科技在育苗生产中的作用,对促进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孵化生产线原理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
图2是孵化桶和集苗箱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
在图1中:1水泵、2进水阀门、3主进水管、4孵化桶进水管阀门、5孵化桶进水管、6孵化桶、7孵化桶出水管、8集苗箱、9集水槽、10回流管、11蓄水池。
在图2中:4孵化桶进水管阀门、6孵化桶、7孵化桶出水管、8集苗箱、12网栅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亲鱼网箱内交配:亲鱼交配在网箱内进行,网箱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1,面积18平方米,深1米,网目大小1毫米。网箱设置在池塘内,池塘面积5亩。网箱高出水面0.3米,网箱与网箱之间距为1.2米。雌、雄亲鱼按2∶1进行配比,每平方米网箱放3.5公斤亲鱼,当水温达到20度以上时交配产卵,3天后采卵。
受精卵的采集:集采时,用手支开雌鱼鳃盖,用水冲出口腔中的卵粒。卵粒经过清洗,除去杂质后,转入孵化车间。
生产线孵化(参阅附图):采集了16个网箱,约52万粒卵,开起了两条生产线。打开生产线上主进水管3上的进水阀门2,开起水泵1,蓄水池11的水经进水管3、孵化桶进水管5、孵化桶6、孵化桶出水管7、流入集苗器8并经网栅出水孔12进入集水槽9后经回流管10回流蓄水池11。每个孵化桶放入2万粒左右的鱼卵,调节孵化桶进水管阀门4大小,水流使卵在桶中下部翻腾。开起温度控制器,使孵化水温在28度,鱼苗孵出后流入集苗箱,收集起鱼苗,转入池塘进行苗种培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