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酮肟酯类光引发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7707.0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春;王兵;丁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6 | 分类号: | C08F2/46;C07D209/86;C07C319/20;C07C323/4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肟酯类光 引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酮肟酯类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固化材料的酮肟酯类光引发剂。
背景技术
主要由不饱和树脂及其单体材料组成的光固化材料(光固化涂料、油墨、光刻胶、RGB和BM),要使其能在紫外光、X射线或激光照射下发生聚合固化反应,必需添加光引发剂或增感剂。这些添加的光引发剂或增感剂能够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X射线或激光照射下,产生活性基团,激发光固化材料中的不饱和基团发生聚合反应,引起光固化材料的固化。
在光固化材料中,广泛应用的一些传统光引发剂有:安息香衍生物、联苯酰缩酮类、α,α-二烷氧基苯乙酮类、α-羟基烷基苯酮类、α-氨基烷基苯酮类、酰基氧化膦类、二苯甲酮/胺类、米氏酮、噻吨酮/胺类、胺促进剂、芳香重氮盐、芳基碘鎓盐和硫鎓盐、二茂铁和二茂钛类、六芳基二咪唑类、三氮嗪类及传统肟酯类等。由于这些传统的光引发剂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感光度低(聚合速率和转化率低)、溶解性差(透明度低和光刻残渣多)、氧气对光固化影响大及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它们及感光材料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极大的影响了感光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屏幕LCD关键部件BM和CF的制作要求。新型肟酯类光引发剂的出现,很大度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肟酯类化合物的光化学特性最早出现在文献A.Wemer and A.Piguet,Ber.Dtsch.Chem.Ges.1904,37,4295中;而作为光引发剂的应用,最早则是出现在文献G.A.Delzenne,U.Laridon and H.Peeters,EuropeanPolymer Journal,1970,6,933-943中,商品名为DE-OS 179508和Agfa-Gevaert AG;曾较广泛商业应用的肟酯类光引发剂产品是QuantacurePDO,结构式如下所示:
这些传统的肟酯类光引发剂虽然光引发活性高,但由于热稳定性差,而逐步被工业应用所淘汰;肟酯类光引发剂的“复活”最早出现在文献R.Malliviaet al,J.Photochem.Photobiol.A:Chemistry 2001,138,193和文献L.Lavalée et al,J.Photochem.Photobiol.A:Chemistry 2002,151,27中,由于在肟酯化合物中引入了二苯硫醚或咔唑基团,这些基团中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较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特性,因此极大的提高了这类肟酯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感光活性,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代表性的肟酯类光引发剂是OXE-1和OXE-2,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OXE-1就是最典型的酮肟酯类光引发剂,它们主要应用于制造大屏幕LCD显示器的BM和RGB,价格昂贵,并且其结构式已被国外公司申请保护,专利公开号CN99108598和CN02811675,上述公布的结构式的合成方法繁琐,合成成本高,本结构的产品的应用性能不够好,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OXE-1酮肟酯类光引发剂应用性能不够好,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好的酮肟酯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酮肟酯类光引发剂,其化学结构式为:
其中R1结构为其中n为0~5的整数,m为1~6的整数,R2为甲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或取代苄基,R3为二苯硫醚基团、取代二苯硫醚基团、咔唑基团或取代咔唑基团。
本发明中所述的酮肟酯类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a.中间体I合成:以二苯硫醚、取代二苯硫醚、咔唑基团或取代咔唑基团为起始原料出发,与含有R1基团的酰卤化合物,在三氯化铝或氯化锌的作用下,通过付-克反应,合成酮肟酯类光引发剂中间体I;
b.中间体II合成:然后中间体I在氯化氢、醇钠或醇钾催化下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羟胺化合物即中间体II;
c、酮肟酯类光引发剂合成:中间体II与含有R2的酰卤化合物或醋酐酯化,合成酮肟酯类光引发剂产品,其反应如下:
本发明中所述的所述的含有R1基团的酰卤化合物的结构为所述的中间体I的结构所述的中间体II的结构所述的含有R2基团的酰卤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1结构为其中n为0~5的整数,m为1~6的整数,R3为二苯硫醚基团、取代二苯硫醚基团、咔唑基团或取代咔唑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提高氨性溶液中锌萃取率的方法
- 下一篇:2-芳基丙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