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810.5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薛辉云;翟筱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嘉华胜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19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肥料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增效剂,即广谱性植物养分吸收促进剂,特别是一种多肽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农业生产、花卉栽培、园林种植。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占全球7%的土地消耗了占世界总量30%的化肥,单位面积施肥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这表明我国传统花费的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院介绍,目前我国氮肥当季作物吸收率仅为35%,磷的当季利用只有10%~30%。化肥的利用率降低造成了能源浪费,石油和磷矿等化肥生产资源逐渐紧缺,这都造成了土壤、地下水、空气污染、农作物品质降低等严重后果。
现有的肥料增效剂制作比较麻烦,而且不能真正做到改善土壤、节肥、环保。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使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的增效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肽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增效剂采用聚天门冬酸氨钾和钙粉为主要原料,将养分供给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合、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并能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节能环保等效果。
本发明多肽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
多肽肥料增效剂是由聚天门冬酸氨钾和钙粉按配比混匀而成,其原料重量百分配比为:
聚天门冬酸氨钾 0.7%~5%
钙粉 84%~91.3%
水 余量
总量为100%。
多肽肥料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比称量原料聚天门冬酸氨钾、钙粉、水,将上述按配比称量的钙粉放入搅拌混合器内;再将聚天门冬酸氨钾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均匀喷洒到钙粉上,通过充分搅拌混合后,通过圆盘造粒机,进行成球造粒;用振动筛对造粒后的颗粒进行筛分,确保粒度;在转筒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130℃,在转筒冷却机内进行抽风冷却,冷却至常温后,进行计量包装入袋,即制成多肽肥料增效剂;
所述的粒度为球状颗粒,粒径为2.0mm-4.0mm,成球率为85%~95%。
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圆盘造粒机、振动筛、转筒烘干机和转筒冷却机均为市售生产设备。
本发明多肽肥料增效剂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混合后,能与养分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达到富集养分的作用,并能减少和组织养分的流失,还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能根据作物生长需要,使肥料养分不断的供给作物吸收,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智能控肥的效果。
2、可以改善土壤理性状:具有激活作物抗氧化、免疫等系统的酶活性的性能,促进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团粒中物理性质粘粒含量提高,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容量下降;促进土壤保水保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其蛋白质长链羧基可以螯合土壤中的碱金属离子,有限的改良盐碱地。
3、促进根系发育和抗逆:能有效的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从而使之长出更长的根河更多根毛,增加跟的表面积,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等抗逆能力,并有一定抗低温寡照能力。
4、具有缓释能力:在施底肥和追肥后的一段时期内,土壤中的养分浓度呈过饱和状态,多肽肥料增效剂对养分的吸附螯合和吸蓄功能把植物暂时饱和的养分储存起来,随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而缓慢的释放,从而满足了作物中后期的养分需求,避免了早衰和脱肥,减少了追肥次数和追肥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5、改善作物品质:多肽肥料增效剂与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增加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叶部或其他部位远转的数量,调节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比例和平衡状况,加速各种代谢的初级产物从茎叶向根系向果实、种子运转,使果实丰满、厚实、提早成熟,改善产品品质。
6、节能环保:多肽肥料增效剂无毒副作用,经过降解试验在土壤中能完全降解。由于其对养分的富集功能,大大减少了化肥对地下水、河流的污染,减少了施肥过程中氧化氮、氨气等气体的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制备多肽肥料增效剂1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嘉华胜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嘉华胜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