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矿化垃圾构造控制垃圾填埋场CH4释放的覆盖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960.6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后虎;张毅敏;张永春;孔祥吉;高月香;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垃圾 构造 控制 填埋场 ch sub 释放 覆盖层 | ||
1.一种利用矿化垃圾构造控制垃圾填埋场CH4释放的覆盖层,其特征在于通过构造由不同类型土壤和矿化垃圾复合而成的中间覆盖层,实现填埋场温室气体的控制释放。
2.一种利用矿化垃圾构造控制垃圾填埋场CH4释放的覆盖层,其特征在于选用的矿化垃圾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封场10~15年以上的开挖垃圾,是经孔径为50-200mm的滚筒筛筛分的筛下细料,状似上壤类物质,颗粒较均匀。
3.一种利用矿化垃圾构造控制垃圾填埋场CH4释放的覆盖层,其特征在于先采用通透性差、渗透系数低的粘性土层(>30cm)覆盖所填垃圾起物理包裹功能,使填埋垃圾所产CH4可最大程度的被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回收利用;然后再覆盖矿化垃圾层后(≥30cm),采用砂性土层做中间覆盖层(≥30cm),利用矿化垃圾和砂性土通透性良好的优势,从而氧化未被收集逃逸的CH4气体。
4.一种利用矿化垃圾构造控制垃圾填埋场CH4释放的覆盖层,其特征在于利用表土层选择的砂性土壤应该具备以下特征:酸性(pH=4~6)且贫瘠,有机质含量低于<2.5%,有机碳含量低于1%和总N含量于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79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达康制剂的鉴别方法
- 下一篇:长春花生物碱纳米乳剂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