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次沟槽换向曲线络筒机槽筒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8157.4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罗贵火;赵慧;林伟;曹伟;王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8 | 分类号: | B65H54/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1001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槽 换向 曲线 络筒机槽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关键设备络筒机槽筒,可用于纺织机械纤维卷绕、玻纤生产拉丝机的卷绕等关键部件,本设计与传统卷绕设备相比,能够减小工作过程中的冲击与振动,降低设备运转噪声,提高工作时的平稳性。
背景技术
槽筒导丝沟槽曲线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纱线络筒时的运动规律、纱圈在筒子上分布状况、振动冲击及噪声。槽筒沟槽螺旋线在展开平面上为直线,交叉直线在换向处以曲线连接过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槽筒的换向曲线大多使用抛物线和圆弧,3-4-5次多项式曲线也很少使用,因此实际应用中由于在过渡点和换向点存在加速度突变,从而在运转过程中,噪声大,导丝器受到较大的冲击,运动平稳性不好,而且磨损快,使用寿命短,使得缠绕玻纤或纤维时有凸起和塌陷情况,缠绕在筒子上的玻纤或纤维不平整,影响了产品的品质,阻碍下道工序生产的顺利进行;并且限制了制纱设备或拉丝机在高速下运转,影响生产率的提高,限制了品质较高的细纱的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换向曲线存在的柔性冲击等不良影响,本发明提出一种更高次换向曲线——六次换向曲线,在整个换向区不仅保证速度连续变化,而且保证加速度连续变化,在过渡点(换向段与等速直线运动段的连接点)和换向点(换向曲线的顶点)都不存在柔性冲击。
不同于现有的3-4-5次多项式曲线,其曲线关于Y轴对称,且奇次项系数为零。
本发明的六次沟槽换向曲线络筒机槽筒,其特征在于:其槽筒沟槽曲线在交叉换向处以六次换向曲线连接过渡,曲线方程为:
其中δ为凸轮表面沟槽曲线直线段与母线的夹角,S为直线与过渡曲线的连接点的纵坐标。
本发明采用高次换向曲线,可以克服加速度突变现象,避免柔性冲击,意味着可以减小换向时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槽筒凸轮坐标系示意图。(1)图表示所选的动参考系,(2)图表示从端面看,A1、A2表示换向段与等速直线运动段的过渡连接点,φ表示弧A1A2所对应的凸轮端面的圆心角,(3)表示将圆柱凸轮沿基圆母线展开,X轴表示凸轮表面圆周速度方向,Y轴表示凸轮圆柱表面母线方向,δ为凸轮表面沟槽曲线直线段与母线的夹角;直线与过渡曲线的连接点的纵坐标为S,槽筒凸轮节圆柱半径为R。
图2导丝器相对于凸轮的加速度在轴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3圆弧换向曲线展开示意图。
图43-4-5次多项式运动曲线图。
图5轴向位移-转角曲线图。
图6类速度-转角曲线图。
图7类加速度-转角曲线图。
图8五种换向曲线在换向区的跃度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连线的制备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链条刮板式卸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