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型纳米密封软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8179.0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梅怀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怀伦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C08L27/18;C04B35/1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1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纳米 密封 填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体密封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型的密封软填料。用于输热系统中的阀门、管道、泵类连接用的软体密封材料,适用于高温转动或静态密封。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输热系统中,泵类的转轴与端盖、管道间的连接、阀门与管道之间连接处的密封要求都很高,由于工作温度较高,常规的密封材料难以胜任,目前普遍使用的密封材料为盘根密封材料,用盘根分层填入相应的填料槽中,靠端盖压紧达到密封的目的。现有盘根分为软质成型条状,安装时需要切割、对缝、镶嵌、压实等工序,安装要求高,难度大,若安装达不到技术要求就会渗漏。在实际使用中,完全靠压紧端盖的方式来使盘根变形,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所述盘根是用条状纤维束、润滑脂、石墨制成,将润滑脂和石墨的混和物均匀地涂覆在条状纤维束上,这类软体密封材料的缺点是,耐高温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短,用于旋转件的密封场合处尤其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型纳米密封软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既适用于旋转轴的密封,也适用静态柔性密封。
本发明所述耐高温型纳米密封软填料的组份及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陶瓷纤维 10-30%
浸润剂 20-50%
聚四氟乙烯干粉 10%-30%
乙丁基锡 0.5-2%
润滑油 10-30%
上述各组份物品均为市购产品,其中:
所述陶瓷纤维为莫来石晶体耐火纤维(72晶体),使用温度1400℃;
所述浸润剂为三甲氧基硅烷或甲叉基硅烷;
所述润滑油,是牌号为N46的工业润滑油,符合GB3141-82标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按重量百分比备足各组份;
②将陶瓷纤维和润滑油加入浸润剂中,并高速搅拌8~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
③将乙丁基锡和聚四氟乙烯干粉与步骤②的产物充分搅拌混合,然后放入烘干箱,在800℃的温度下干燥4~5小时;
将步骤③的所得产物进行机械通风60~72小时,通风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即获得可任意变形的密封软体。
经实际耐高温试验,将本发明所得密封软体放入铁板上加温,当铁板温度升至600℃时,密封软体无收缩、烧结、熔化现象。将之作为160℃蒸汽的输送泵的密封填料,经6个月实际使用,连接处无渗漏现象。
本发明既适用于各种以盘根方式密封的高温泵类、阀门的静态连接处的密封,也适用于旋转轴处的密封,不仅密封性能好,无滴漏,安装使用简便易行,而且减少机械摩擦,使用寿命长,年损耗率为5%以下,与传统盘根相比,不仅使用寿命提高3~5倍,而且降低材料费用,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能耗,可节电2-5%;采用本发明的填料综合使用费用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耐高温型纳米密封软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按如下重量百分比备足各组份:
陶瓷纤维10公斤,占总重量的10%;
三甲氧基硅烷(浸润剂)39公斤,占总重量的39%;
聚四氟乙烯干粉30公斤,占总重量的30%;
乙丁基锡1公斤,占总重量的1%;
润滑油20公斤,占总重量的20%;
上述各组份物品均为市购产品,其中:
所述陶瓷纤维为莫来石晶体耐火纤维(72晶体),使用温度1400℃;
所述润滑油,是牌号为N46的工业润滑油,属于羟基硅酸铝类陶瓷润滑油,符合GB3141-82标准;
②将陶瓷纤维和润滑油加入浸润剂中,并高速搅拌8~30分钟;
③将乙丁基锡和聚四氟乙烯干粉与步骤②的产物充分搅拌混合,然后放入烘干箱,在800℃的温度下干燥4~5小时;
将步骤③的产物进行机械通风72小时,通风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即可。
实施例2,耐高温型纳米密封软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按如下重量百分比备足各组份:
陶瓷纤维20公斤,占总重量的20%;
三甲氧基硅烷(浸润剂)30公斤,占总重量的30%;
聚四氟乙烯干粉25公斤,占总重量的25%;
乙丁基锡0.5公斤,占总重量的0.5%;
润滑油24.5公斤,占总重量的24.5%;
上述各组份物品均为市购产品,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怀伦,未经梅怀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脱水制取方法
- 下一篇:带色玻璃粉油墨、油漆、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