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灯具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8200.7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财;吴晓龙;顾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 |
地址: | 210046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灯具 功率因数 补偿 电容 故障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灯具补偿电容故障的监测方法,尤其是对公共照明 系统的照明灯具进行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的自动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照 明灯具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资源减少,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 注,节能减排显的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公共照明灯具,通常都采用电感镇流 器式高压钠灯类灯源,由于其感性负载所产生的无功功率,不采取无功补偿 措施,使得功率因数降低,导致公共照明传输线缆载荷加重、压降增加,造 成电力传输线路电能的无谓损失,不仅提高线缆投资成本而且影响线路末段 电压,可能使得末段照明灯具无法启动。因此,CJJ45-91《城市道路照明设 计标准》明确规定:要求使用电容补偿使得功率因数必须达到0.85以上,以 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其二,采取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后,由于公共照明管理 部门没有技术手段监测功率因数补偿电容的好坏状况,在实际应用中电容损 坏往往不得而知。所以,现有的公共照明不能及时发现电容的故障,故障电 容得不到及时更换,一旦电容故障照明灯具就一直处于低功率因数状态下工 作,导致供电线路电流增大,线路电能损耗增加,线路压降增加,造成电能 的大量浪费,降低线路使用寿命,增加路灯管理的营运成本。线路压降的增 加还会使末段照明灯具的电压太低不能正常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照明灯具补偿电容故障的监测方法缺失,导致不能 及时发现和更换照明灯具的故障电容,从而造成电能大量浪费的问题,提出 了一种可对照明灯具补偿电容的故障进行低成本监测及故障报警的照明灯具 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照明灯具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 骤:
(a).首先根据不同的被测照明灯具设置照明灯具的无功功率上、下限门值 和有功功率下限门值;
(b).在照明灯具通电后测出照明灯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c).比较测出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和设置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上、下限门 值,如果测出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大于设定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上限门值或 测出的照明灯具有功功率小于设定的有功功率下限门值且无功功率小于设定 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下限门值,判定照明灯具补偿电容发生故障,否则重复 步骤b-c。
本发明的照明灯具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监测在通电一段时间后进行, 所述的一段时间为通电后的1-10分钟。
本发明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过电力测量芯片和CPU内的嵌入式软件 计算得到。
本发明的照明灯具补偿电容判定为故障后,由报警电路报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判断照明灯具的补偿电容故障是通过监测照明灯具的有功功率 和无功功率,即监测到无功功率大于设定的无功功率上限门值,或监测到有 功功率小于设定的有功功率门限下值且无功功率小于设定的无功功率下限门 值,则综合判断确认补偿电容故障并输出信号报警,本发明的功率因数补偿 电容故障监测与报警,便于及时发现和更换故障电容,降低线路电能损耗。
2、本发明采用电力载波技术,进行窄带双频的低压电力线双载波通讯, 信号可以直接耦合在AC220V电力线上传输,无需铺设专用电缆,降低了生产 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照明灯具功率因数补偿电容故障监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根据不同的被测照明灯具设置照明灯具的无功功率的上、下限门 值和有功功率下限门值,存放于CPU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里;
(b).在照明灯具通电后测出照明灯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c).比较测出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和设置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上、下限门 值,如果测出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大于设定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上限门值或 测出的照明灯具有功功率小于设定的有功功率门限下值且无功功率小于设定 的照明灯具无功功率下限门值,判定照明灯具补偿电容发生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宏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