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时频非重复非完全跳频序列的构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8388.5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平;徐汉青;林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13 | 分类号: | H04B1/713;H04B1/7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时频非 重复 完全 序列 构造 方法 | ||
1.一种双时频非重复非完全跳频序列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条件设置,有q=2n个子频带,序号分别为1、2、3、…、2n-1、2n,跳频序列长度L=q/2-1=n-1;
步骤2,计算机搜索初始化,以序列为初始序列,搜索 形式的序列,进行异步组网移位相关运算,保证每一次移位都满足使
其与S1在不同跳频对上总计最多碰撞两次;跳频序列碰撞次数移位运算公式为:
0≤τ≤L-1
其中 为集合序列S1和S2的碰撞次数, 为集合序列, 为延时为τ的集合序列;i代表跳频序列对中所对应的频率序号;u、v分别作为跳频序列S的下标,其代表的含义是跳频序列的序号,即u、v分别为正整数,且u、v∈N,N为总共能够支持的微网数;
步骤3,判断S2与S1碰撞次数 是否满足在不同跳频对上总计最多碰撞两次,当结果为是,则搜索成功,继续搜索形式的序列;当结果为否,跳过S2形式的序列,搜索形式序列;判断S3形式某一序列是否满足与S1、S2不同跳频对上总计最多碰撞两次,当结果为是,则搜索成功;当结果为否,跳过S3形式的序列,继续搜索形式的序列;依次类推, 最后搜索形式的序列,必须满足与前面所有的序列在不同跳频对上总计最多碰撞两次;本次搜索完毕;
步骤4,继续搜索未使用的跳频对,组成长度L=n-1的序列,并且保证每个序列中都不含有重复的子载频;当不能组成符合步骤2所述要求的跳频序列,则退出,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5,将步骤4得出的每个序列与步骤3所有序列进行步骤2所述的移位运算,如果所有两两序列在不同跳频对上总计最多碰撞两次,则步骤4生成的序列为符合条件的跳频序列,加入步骤4生成的序列族中,否则舍弃;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跳频序列进行编号,分配给不同的微网使用,对于通信中的某一微网,利用跳频序列族中的某一跳频序列控制双路频率合成器,生成所需要的频率,在不同的时隙内输出频率跳变的本振信号,用它对调制信号进行变频,变频后输出信号的功率已达到射频通带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3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