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工位高效电渣炉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8645.5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7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发;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发 |
主分类号: | C22B9/187 | 分类号: | C22B9/187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高效 电渣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电渣重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工位高效电渣炉,应用在金属重熔冶炼过程中。属于电渣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渣炉是一种利用重熔电流产生热能熔化插入渣池的自耗电极,金属熔滴通过渣液清洗后,在水冷结晶器中结晶成电渣锭的一种特殊冶炼设备。由于渣液的去夹杂作用和良好的结晶条件,电渣重熔金属具有良好的纯净度,铸态组织细致均匀,无白点及年轮状偏析,硫含量极低,夹杂物细小弥散等优良性能。因此,电渣重熔在大中型锻件、模块毛坯生产中处于垄断地位,在优质工模具钢、马氏体时效钢、双相钢管坯、冷轧轧辊电渣钢占绝对优势,电渣熔铸异形件有独特之处,国内电渣钢年产量已达几十万吨。因此,电渣炉是特殊钢厂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目前,电渣炉均采用单个熔炼站的方式,熔炼前的准备和熔炼后的取锭,需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一种双工位高效电渣炉,通过采用双工位方案,实现当一工位在进行重熔冶炼时,另一工位可同时进行熔炼前的准备或熔炼后取锭的工作。如此,两工位可交替进行相应工作,效率倍增。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是包括可转动炉头、固定熔炼站和电气系统部分,其中可转动炉头部分在二个固定熔炼站之间定位是由结晶器电极上部上的4个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中的气缸活塞杆端部与电渣电源的回程电路相联,4个气缸活塞杆插入结晶器电极下部的4根立柱上。电气系统部分的变压器二次侧短网通过固定在可转动炉头部分上的二次短网连接固定架分别与可转动炉头部分上的滑动导电系统和结晶器电极上部相连接,结晶器电极上部再通过其上的4个气缸活塞杆插入固定熔炼站部分上的结晶器电极下部的4根立柱上,与固定熔炼站部分相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本电渣炉结构为井式同轴系统,特点为单臂单相、双炉座、结晶器和底水箱一体脱膜方式,可在两个熔炼站中任一个重熔钢锭,每支电渣锭不得使用一支以上的自耗电极。变压器二次侧短网采用平行布线和逆向密排(同轴导电)模式,电极升降杆与短网的连接采用电刷组件完成,每个熔炼站有4根立柱,内设水冷电缆,构成短网回路。使用高精度的电子秤测量系统,可以快速计算自耗电极熔化速率,并实现熔化速率控制冶炼。自动化控制采用熔化率控制和渣阻进行控制,使熔炼时间稳定。采用固渣起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双工位高效电渣炉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的1是电极进给系统、2是水冷导电升降铜杆、3是电子秤支架、4是滑动导电系统、5是井式框架、6是结晶器电极上部、7是结晶器电极下部、8是结晶器、9是底水箱、10是电极对中机构、11是压力传感器、12是自动辅助电极夹持机构、13是固定架、14是上烟罩、15是下烟罩、16是护栏、17是辅助电极、18是自耗电极、19是底水架。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包括可转动炉头、固定熔炼站和电气系统部分,其中可转动炉头部分在二个固定熔炼站之间定位是由结晶器电极上部6上的4个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中的气缸活塞杆端部与电渣电源的回程电路相联,4个气缸活塞杆插入结晶器电极下部7的4根立柱上。电气系统部分的变压器二次侧短网通过固定在可转动炉头部分上的二次短网连接固定架13分别与可转动炉头部分上的滑动导电系统4和结晶器电极上部6相连接,结晶器电极上部6再通过其上的4个气缸活塞杆插入固定熔炼站部分上的结晶器电极下部7的4根立柱上,与固定熔炼站部分相连接。
所述的可转动炉头部分,其结构包括井式框架5、电极进给系统1、水冷导电升降铜杆2、滑动导电系统4、辅助电极夹紧机构12、二次短网连接固定架13、电子秤支架3、压力传感器11、电极对中机构10、结晶器电极上部6、上烟罩14,其中电极进给系统1、水冷导电升降铜杆2、辅助电极夹紧机构12通过电子秤支架3支撑在三个压力传感器11上,上烟罩14固定在井式框架5上,水冷导电升降铜杆2中下部连接关节轴承,电极对中机构10在水冷导电升降铜杆2顶部;滑动导电系统4中的滑动触点组件连接到水冷导电升降铜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发,未经朱兴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8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色陶瓷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双面臭氧发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