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9340.6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涤凡;王军;刘孟觉;徐漫江;胡擘;沈广泽;陈天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26;H04L1/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6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控 系统 数据处理 传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优先级传输队列,限定单位时间传输上限;
2)由各级队列中不同的数据延时动态调整出列秩序;
3)当信息雪崩导致队列阻塞时,通过数据暂存的方式保存重要数据,并在空闲时重新传送,
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11)将不同类型的变化数据单元抽象为统一的变化数据对象;
12)根据系统被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定义不同优先级的队列;
13)根据系统规模、运行特征以及应用处理端可能出现拥塞的单位时间限值流量F,估算各级队列的合理长度Li,
所述步骤12)定义的不同优先级分别为:
PRI_LEVEL_CRUCIAL,至关重要级,用于传输必须立即得到响应的数据,实时性要求最高,在实时监控系统中,又称为插入传送级;
PRI_LEVEL_IMPORTANT,重要级,实时性要求较高,且数据不能丢失,但允许短暂的延时,按延时的大小,又可以细分为I、II、III级;
PRI_LEVEL_NORMAL,普通级,实时性要求最低,允许一定的延时,
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21)首先允许至关重要级数据出列,在单位时间内可出列的最大数据流量为F,若出列量已满则返回等待下一间隔时间,否则计算剩余出列量FΔ;
22)其次允许重要级数据出列,设共具有3级细分优先级,则为其分配不同的传送权重α、β、γ,使得α+β+γ=1,从各细分级中取最多α*FΔ、β*FΔ、γ*FΔ的变化数据对象,若总量达到FΔ,则返回等待下一间隔时间,否则按照细分优先级的高低继续取变化数据对象,直到总量达到FΔ或者重要级数据队列全部为空,若出列量已满,则返回等待下一间隔时间,否则计算剩余出列量FΔ’;
23)最后允许普通级数据出列,最多取FΔ’,若队列清空后出列量仍不满,则向系统反馈一个空闲状态,以及空闲量SΔ,返回等待下一间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定义的变化数据对象至少包括以下要素:优先级标识、延时有效标识、系统关键字、数据类型、值域、状态域、变化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定义的各级队列的合理长度Li估算方法如下:
设队列i中变化数据对象的最大允许时延为Δi,有Li=F*Δi。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31)在变化数据对象入列时,需预先判断对应优先级队列是否漫溢,如果为真,则认为阻塞发生;
32)当阻塞发生时,停止普通级数据入列,至关重要级和重要级数据在本级优先级队列未漫溢情况下,可继续入列;
33)当阻塞发生时,需要插入已漫溢队列的变化数据对象和普通级数据对象根据延时有效标识确定暂存还是抛弃;
34)在阻塞过程中,随时判断系统是否已进入空闲状态,并依据空闲量从暂存库中取出变化数据对象直接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中描述的判断系统是否已进入空闲状态的标志是:获取由出列进程发送的步骤23)所述的空闲状态与空闲量SΔ,且有SΔ>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中描述的暂存库采用临时文件方式或轻量级数据库方式实现;可按照变化数据对象优先级的不同分文件或表进行存储,也可以取消数据优先级差别统一存储;具有合适的存储空间,保证在系统设计容量内不会发生漫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3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