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萃取提质生物质热解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9494.5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春;徐俊明;陈洁;孙云娟;李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14 | 分类号: | C10G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 慧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萃取 生物 质热解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生物质热解液化油提质改性制备燃 料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石油、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正日益枯竭,而生物质能源是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 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等为原料,进行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 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产业。生物质裂解油是生物质直接热解液化所得到的液体产物,相比 较其他的能量利用方式,生物质裂解油能量密度高,运输方便。而且这种热解油含硫和 氮很少,能够大大降低排放气中SOx、NOx的含量,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因 其来自于生物质,在能量利用过程中CO2净排放量为零。然而,生物质热解的过程并未达 到热力学平衡,所以生物质裂解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主要表现为生物油的粘度随 储存时间和温度逐渐增加。另外生物油热值低、pH值低、固体杂质含量高。
因此,需要将生物质裂解油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改善生物油的各方面性能, 来制备高品位燃料油。现阶段生物油的精制方法主要包括催化加氢、催化裂解、添加溶 剂及乳化。然而,催化加氢设备一般都较复杂,成本较高,在操作中还容易发生反应器 堵塞和催化剂失活;催化裂解普遍收率较低,而且目前仍未找到选择性好、转化率高、 结焦率低的催化剂;添加甲醇和乙醇等溶剂可以减小生物油的粘度,还减小了油的酸性, 增加生物油的挥发分和热值,是常用的生物油稳定方法,但是单纯添加溶剂不能有效的 改善生物油的含氧量、含水量、热值以及燃烧性能;乳化方法无需过多的化学转化操作, 但乳化的成本和乳化需要的能量投入较大;此外,作为汽车用油,乳化油对发动机的腐 蚀比较严重。因此,上述技术目前都没有被广泛采用。
从生物油组成结构来看,醛类、羧酸是影响生物油性能的主要两大类化合物。其中 醛类化合物不但易被氧化,而且会在羧酸的催化下,与热解油中的酚类发生缩合反应, 造成生物油储存时的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影响生物油的储存稳定性。而羧酸类化 合物的存在使得生物油显较强的酸性,储存和使用时易腐蚀设备;此外,羧酸、酚类化 合物能够与水形成氢键,使得生物油中的水分分离不能通过常规方法得以实现。而其他 含氧化合物如醇、醚、酮等,性质稳定,也不会对生物油的燃烧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前期中国专利中(申请号:200710130986.4)采用过反应精馏的操作方式提质生物质 热解油,需要精馏单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质裂解油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热值低、工艺复杂 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萃取提质生物质热解油的方法,工艺简单,生产的生物 质热解油热值高,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萃取提质生物质热解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质量比m生物质裂解油∶m低碳醇∶m催化剂=100∶40~100∶2~10的比例,将生物质裂 解油、低碳醇、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下按照m生物质裂解油∶m氧化剂=100∶20~60滴 加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之后80~100℃加热反应5~8h。所述的低碳醇为 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正丁醇。所述的催化剂为磷酸、硫酸、酸性 介孔分子筛如SO42-/ZrO2-MCM-41、SO42-/TiO2-MCM-41、SO42-/SnO2-MCM-41中的任意一种、 氧化物固体酸如SO42-/ZrO2、SO42-/TiO2、SO42-/SnO2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硫酸。所述的生物 质裂解油含水量为20~4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