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9924.3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钦文;苏岩;裘安萍;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0 | 分类号: | G01L1/20;G01N13/00;B81B7/02;B81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表面 剪切 应力 传感器 | ||
1.一种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热敏线圈(1)、支撑薄膜(2)、隔热沟(3a,3b,3c,3d)、支撑梁(4a,4b,4c,4d)、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电绝缘薄膜(6)、硅衬底(7)和引线电极(8),通过淀积在所述的硅衬底(7)表面形成支撑薄膜(2)和电绝缘薄膜(6),该支撑薄膜(2)下面的衬底被刻蚀掉,并对加热/热敏线圈(1)起支撑作用;该支撑薄膜(2)和电绝缘薄膜(6)通过支撑梁(4a,4b,4c,4d)连接,并在电绝缘薄膜(6)上制备出相互独立的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该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热敏线圈(1)的外边缘,在该加热/热敏线圈(1)与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之间为隔热沟(3a,3b,3c,3d),同时该加热/热敏线圈(1)与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分别通过引线电极(8)与外部电路相连;支撑薄膜(2)和加热/热敏线圈(1)均为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使用剥离法在电绝缘薄膜(6)上制备出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加热/热敏线圈(1)由多晶硅或者Pt/Ti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撑薄膜(2)由二氧化硅,或氮化硅,或者二氧化硅和氮化硅两者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梁(4a,4b,4c,4d)为四根,所有的支撑梁(4a,4b,4c,4d)均匀分布在支撑薄膜(2)的四周,并且支撑梁(4a,4b,4c,4d)所在的直线通过支撑薄膜(2)的圆心,同时所述加热/热敏线圈(1)的电连接线通过支撑梁(4a,4b,4c,4d)中不相邻的两根支撑梁与引线电极(8)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热敏电极(5a,5b,5c,5d,5e,5f,5g,5h)形状为等长弧段,该弧段与加热/热敏线圈(1)具有相同圆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表面剪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隔热沟(3a,3b,3c,3d)为圆形,与加热/热敏线圈(1)具有相同圆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99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试验中全方位测点布置方法
- 下一篇:霍尔档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