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数控高精度炭块加工自动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0352.0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元;严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善元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25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高精度 加工 自动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块自动化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全数控高精度炭块加工自动线,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电极的炭块是冶炼高炉等设备的重要构件。本专利申请人曾申请过专利号和名称分别为02112654.2全数控石墨电极接头柔性自动加工线、03112972.2石墨电极双螺纹梳加工机床、02258173.1电极多刀外圆车床、02258172.3电极双端镗孔刮平机床、99229426.6数控电极接头螺纹双梳刀加工机床、99229425.8数控电极螺纹梳刀加工机床、03220355.1石墨电极双螺纹梳加工机床、03222308.0电极自动加工线、200520070093.1七工位电极接头加工生产线、200620073076.8全数控万能炭块磨床、200820030405.X精密丝杆磨床的诸多电极炭块数控加工机床和设备的专利,并先后获得了专利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炭块的应用领域有所拓展,除原先的金属冶炼用炭块,还出现了核电炭块、阴极炭块、特种异形炭块等新型炭块。这些炭块加工过程包括锥度铣削、划痕、磨削、铣沟槽等工序。按照现有工序流程,加工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机组组成:
1、炭块平面及锥度铣削、划痕、磨削机组;
2、炭块粗、精开沟槽机组;
3、定长铣切、端面划痕加工机组。
工件在这些机组之间需要进行包括翻转、提升等动作在内的转移。显然,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会对加工精度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上述各机组的合理布局并借助工件自动转移装置将各机组有机组合在一起,提出一种只需上件和下件即可自动完成炭块加工的全数控高精度炭块加工自动线,从而满足铝用阴极炭块、高炉炭块等高精度炭块自动化加工的需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全数控高精度炭块加工自动线包括平面及锥度铣削、划痕、磨削机组,粗、精开沟槽机组,定长铣切、端面划痕机组;所述平面及锥度铣削、划痕、磨削机组的输入端至输出端之间铺设有第一水平输送装置;所述粗、精开沟槽机组的输入端至输出端之间铺设有第二水平输送装置;所述定长铣切、端面划痕机组的输入端至输出端之间铺设有第三水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翻转装置衔接;所述第二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三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翻转装置衔接;所述翻转装置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导轨上安置可移动拖板,所述拖板上装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由在下的主干以及由主干延伸出的两分叉支干构成,呈Y形;所述主干的下端通过转轴安装在拖板上,所述两分叉支干分别装有两升降装置,所述两升降装置的伸出端分别朝向两分叉支干的相邻表面。
由于本发明采用合理的衔接布局,将炭块加工的各工序机组科学地衔接联系起来,实现了工件在各工序机组之间根据下一工序加工装夹需要的自动化转移输送,不仅快捷,而且平稳、精确,只需进行上件和下件操作,即可联系完成完成炭块的自动化加工。可以避免空中悬吊输送容易脱料的危险,因此可以很好的满足核能炭砖、铝用阴极炭块、高炉炭块等高精度炭块自动化加工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全数控高精度炭块加工自动线如图1所示,包括平面及锥度铣削、划痕、磨削机组1,粗、精开沟槽机组2,定长铣切、端面划痕机组3。平面及锥度铣削、划痕、磨削机组由串联相对安置的一对锥度铣削机1-1、一对磨削1-2、一对划痕机1-3组成,其输入端至输出端之间铺设有第一水平输送装置4,该第一水平输送装置采用辊道输送机,穿过两两相对安置的锥度铣削机1-1、磨削1-2、划痕机1-3之间。粗、精开沟槽机组2由三台铣槽机构成,其中一台为铣异形槽机2-1,其余两台为铣直槽机2-2和2-3,其输入端至输出端之间铺设有第二水平输送装置5,该第二水平输送装置也采用辊道输送机。定长铣切、端面划痕机组3由一对相对安置的铣切划痕组合机床3-1构成,其输入端至输出端之间铺设有第三水平输送装置6,该第三水平输送装置也采用辊道输送机,穿过相对安置的铣切划痕组合机床3-1之间。
以上机组与其输送装置的结合虽然解决了各机组本身的自动加工输送,但由于炭块在不同机组的装夹位置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由前一机组输送道后一机组,而需要通过翻转衔接。此外,在炭块工件由上料辊道输入第一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时也需要翻转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善元,未经陈善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形砂轮修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板坯中间包的圆台形围堰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