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N型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0430.7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H1/06 | 分类号: | G21H1/06;H01L21/205;H01L21/28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5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n 核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底部Al2O3衬底表面设有n型掺杂层,n型掺杂层表面设有绝缘层,且在绝缘层表面设有表面积小于n型掺杂层的p型掺杂层,而两个接触电极分别设置在对应的n型掺杂层和p型掺杂层表面上,并在p型接触电极表面设有相同表面积的纯β同位素层,其中n型掺杂层是掺杂有硅且掺杂浓度介于1×1018/cm3~1×1019/cm3的GaN层;而p型掺杂层是掺杂有镁且掺杂浓度介于1×1019/cm3~1×1020/cm3的GaN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纯β同位素层为镍-63、钷-147或锶-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衬底与n型掺杂层之间设有氮化镓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层的厚度为1~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5~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层的厚度为15~3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接触电极的厚度为15~30nm,且P型接触电极与p型GaN掺杂层的总厚度小于4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N型核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位素层与p型接触电极的表面积一致,其取值介于0.01-1800mm2。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型核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Al2O3衬底的抛光面上使用MOCVD外延方法生长n型掺杂层,并在MOCVD外延同时控制掺杂浓度在1×1018/cm3到1×1019/cm3之间通入SiH4;
(2)使用HVPE外延方法在n型GaN掺杂层上生长GaN绝缘层;
(3)在GaN绝缘层表面继续使用MOCVD外延方法生长p型GaN掺杂层,并在MOCVD外延同时控制掺杂浓度在1×1019/cm3到1×1020/cm3之间通入二茂镁;
(4)采用半导体加工,在n型掺杂层表面得到n型掺杂层台阶;
(5)在裸露的n型GaN台阶面上磁控溅射并沉积Ti/Al/Ti/Au合金,形成n型接触电极,并在p型GaN表面也磁控溅射并沉积完整覆盖的Ni/Au合金,形成p型接触电极;
(6)将同位素层粘结在p型接触电极的表面;
(7)进行核电池封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制备PIN型核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所述Al2O3衬底的抛光面上先外延一氮化镓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4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