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布机入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0438.3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彝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金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02 | 分类号: | D03J1/02;D03J1/04;D04B35/2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布机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布机,具体涉及一种织布机入纱装置。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规格型号的织布机在纱线织造运行环节均无入纱装置。当纱线在运行或静止状态时,由于纱线本身或运行中会产生的静电会吸附周围环境中的花絮、毛尘,并在织造时同纱线编织在织物中,会造成不同纱线(色线)在织物表面形成布面结构污染,严重影响布面质量,后序品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工时成本,安排由人工签除织物表面的花絮、毛尘,降低了出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纺织车间纱线花絮、毛尘的大量存在对空气环境清洁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时也对在密封环境中的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纱线织造前花絮、毛尘的清除的织布机入纱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布机入纱装置,包括清纱器、环型风槽、环型风槽抽/吸风口、抽风管、抽风管接头、吸尘管和吸尘器,所述清纱器有若干个,若干个清纱器均匀固定在环型风槽的下板上,环型风槽上板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环型风槽抽/吸风口,抽风管下端固定在所述环型风槽抽/吸风口上,抽风管上端与吸尘管一端由抽风管接头连接,吸尘管另一端与吸尘器固定连接;所述清纱器包括清纱器本体、密封胶皮盖、上磁眼、下磁眼和纱线间隔室,所述清纱器本体呈中空结构,清纱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固定板,连接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抽/吸风口,连接固定板的周边设置有固定孔,清纱器本体顶部活动设置有密封胶皮盖,所述上磁眼和下磁眼均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皮盖和清纱器本体底部,纱线间隔室按照纱线条数从上磁眼和下磁眼一一对应并相互间隔设置在清纱器本体的中空腔体内。
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造简单、科学合理、高效耐用。通过在织布机及其它纺织布机械上加装此入纱装置后,即可清除纱线及工作空間的花絮、毛尘,并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定制不同织布机模数纱线条数入纱清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花絮、毛尘附着在纱线的可能,可排除不同色线间因花絮、毛尘污染而引起的布面质量问题,改变了织物后序品检需投入大量人力/工时剔除花絮、毛尘的局面,改善清洁了生产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织布机入纱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清纱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清纱器1、环型风槽2、环型风槽抽/吸风口3、抽风管4、抽风管接头5、吸尘管6、吸尘器7;上磁眼1.1、密封胶皮盖1.2、盖板螺钉1.3、盖板1.4、固定孔1.5、连接固定板1.6、抽/吸风口1.7、纱线间隔室1.8、下磁眼1.9、清纱器本体1.10。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的织布机入纱装置,主要由清纱器1(可根据一模纱线的条数分布磁眼)、环型风槽2、环型风槽抽/吸风口3、抽风管4、抽风管接头5、吸尘管6和吸尘器7组成。所述清纱器1有若干个,若干个清纱器1用螺丝均匀固定在环型风槽2的下板上,环型风槽2固定在圆筒织布机机顶上端,环型风槽2上板上均匀分布有三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环型风槽抽/吸风口3,抽风管4下端固定在均匀分布的三个环型风槽抽/吸风口3上,抽风管4上端与吸尘管6一端由抽风管接头5连接,吸尘管6另一端与吸尘器7固定连接,这样形成一套完整的织布机入纱装置。
参见图2,所述清纱器1主要由上磁眼1.1、密封胶皮盖1.2、盖板螺钉1.3、盖板1.4、固定孔1.5、连接固定板1.6、抽/吸风口1.7、纱线间隔室1.8、下磁眼1.9和清纱器本体1.10组成。所述清纱器本体1.10呈中空结构,清纱器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固定板1.6,连接固定板1.6的中间设置有抽/吸风口1.7,连接固定板1.6的周边设置有固定孔1.5。清纱器本体1.10顶部设置有密封胶皮盖1.2,密封胶皮盖1.2由强力胶皮和钢板内、外紧固,该密封胶皮盖1.2可开、闭自由,方便穿线及清理。密封胶皮盖1.2上用盖板螺钉1.3固定有盖板1.4。所述上磁眼1.1和下磁眼1.9均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皮盖1.2和清纱器本体1.10底部,纱线间隔室1.8按照纱线条数从上磁眼1.1和下磁眼1.9一一对应并相互间隔设置在清纱器本体1.10的中空腔体内,避免入纱在花絮、毛尘清除时相互缠绕。所述上下磁眼可有角度的按照风向几何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金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金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样机两步骤下压机构
- 下一篇:马尾布织机的马尾夹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