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2O中空亚微球应用于低毒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0819.1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樊晔;蔡婉瑛;郭奕;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5/16 | 分类号: | C09D5/16;C09D7/12;C09D133/02;C09D123/04;C09D161/06;C09D11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sub 中空 亚微球 应用于 低毒 海洋 防污 涂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Cu2O中空亚微球应用于低毒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 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以及海洋防污涂料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表面附着海洋生物后,不仅会使船舶航速降低,操控性下降,燃油消 耗量增加,而且,生物污损过程还将产生有机酸,使船舶、海水淡化设备及水 下设施等的腐蚀程度加剧,使用寿命显著缩短。因此,涂装防污涂料是解决污 损问题的既经济又高效的重要途径。
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重要的低等生物杀生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特别是 在船底防污涂层中应用广泛,可以防止由于海洋生物附着引起的船舰重量增加、 船底表面粗糙度加大,航行阻力骤增、加速船体破坏等不利情况发生。但是, 传统的Cu2O颗粒密度大(6.0g/cm3),在与有机物质混合形成防污涂料或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时容易导致混合不均匀甚至在基底材料表面形成沉积,严重影响 杀生效果。纳米技术的出现为延长其防污性提供了新希望,将Cu2O制成纳/微 米级并具有特殊形貌和中空结构,可以降低密度使在防污涂料中均匀分散、包 埋和缓释其它无毒有机防污剂以达到协合长效杀菌防污效果。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方法”(200610014552.3),利用30-60 nmCu2O作为防污剂制备海洋防污涂料;中国发明专利“利用中药材五倍子溶剂 提取物制备的无毒或低毒防污涂料”(200510018012.8),使用五倍子溶剂提取物 或五倍子溶剂提取物与Cu2O复配作为防污剂,制备了无毒或低毒防污涂料,浅 海挂板试验结果显示以五倍子溶剂提取物与Cu2O复配作为防污剂制备的低毒防 污涂料具有明显的防污效果,防污期效明显高于五倍子溶剂提取物单独作为防 污剂制备的无毒防污涂料,接近目前使用的有毒防污涂料的使用效果。《镀铜 微管对防污剂的控制释放性能》(材料开发与应用,2005,20(1):19-22)和《铜微球 对防污剂异噻唑酮的控释作用》(精细化工,2007,24(10):944-947)中分别讨论了 镀铜微管和铜微球对防污剂的控释作用。本申请人前期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水 相团簇软模板法制备单分散氧化亚铜中空亚微球”(ZL2007100202003),并申请 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水相软模板法制备粒径可控Cu2O或CuO中空亚微球的方 法”(200810021521.X),通过水相软模板法制备得到了150-550nm粒径可控的 Cu2O中空亚微球(参见图1),可以用于本发明中作为高效防污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径可调、结构中空、特殊形貌的Cu2O中空 亚微球应用于海洋防污涂料的方法。该法利用粒径可调(150-550nm)、表面多孔 的Cu2O中空亚微球,将其单独或与其他无毒有机防污剂一起作为防污剂应用于 海洋防污涂料中,增强长效防污性,减小Cu2O用量,减少排放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毒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方法,以Cu2O中空亚微 球单独、或包埋无毒有机防污剂的Cu2O中空亚微球作为防污剂,应用于制备低 毒海洋防污涂料;制备方法为:
A.Cu2O中空亚微球:
按本申请人的中国发明专利ZL 2007100202003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200810021521.X制得结构中空、表面多孔、粒径为150-550nm的Cu2O中空亚 微球;
B.Cu2O中空亚微球包埋无毒有机防污剂的制备:
将无毒有机防污剂溶于适量溶剂,加入适量Cu2O中空亚微球,超声处理, 静置;然后将混合物离心洗涤,干燥,制得包埋无毒有机防污剂的Cu2O中空亚 微球;
所述无毒有机防污剂为异噻唑酮(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及其 衍生物、茶多酚、辣椒素、五倍子溶剂提取物之一或它们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混 合物;
C.低毒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