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1817.4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尹留成;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金叶水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01P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101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用的散热器包括水散热器、油散热器及中冷器,水散热器用于内燃机冷却水的散热,包括水散热器芯部组件及连接在水散热器芯部组件两端的进水室、出水室,水散热器芯部组件包括水散热列管及散热片,进水室设有进水管、补水口,出水室设有出水管、放水开关,采用水散热器风扇对水散热器芯部组件进行冷却。油散热器用于润滑机油的冷却,包括散热油管、散热片、进油室、出油室,进油室设有进油管,出油室设有出油管,采用油散热器风扇对散热油管及散热片进行冷却。中冷器是用来冷却经增压器出来的增压空气,空气在经过增压器后,压力增加,温度升高,通过中冷器冷却可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从而提高空气密度,提高充气效率,以达到提升内燃机功率和降低排放的目的。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部组件及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进气室与出气室,进气室设有进气管,出气室设有出气管,采用中冷器风扇对中冷器芯部组件进行冷却。三种散热器单一设置,耗材量多,且占用空间大,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散热器与油散热器单一设置,耗材量多,占用空间大,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耗材量小、节约空间、安装方便的内燃机散热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内燃机散热器,包括水散热器芯部组件及连接在水散热器芯部组件两端的进水室、出水室,水散热器芯部组件包括水散热列管及散热片,进水室设有进水管,出水室设有出水管,出水室内设有环绕式散热油管,散热油管通过进油管及出油管对外连接。
该技术方案取消了油散热器及油散热器风扇,改油散热的风冷为水冷,在水散热器出水室内部安装环绕式散热油管,水散热器里的冷却水流动至出水室,顺便对散热油管进行冷却,出水室的水温与散热油管里的机油温差很大,而水的比热远远大于空气,因此机油散热的效果更好,且不影响水散热器的正常散热效果,减少了风扇的功率消耗,降低了制造及运行成本,节约安装空间,与单独设置油散热器相比,制造原材料节约25%,体积节约35%。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水散热器芯部组件下方连接有中冷器芯部组件,中冷器芯部组件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室与出气室,进气室设有进气管,出气室设有出气管。中冷器与水散热器并列设置,可以共用一台风扇,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且进一步节约安装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项改进,进水室及出水室中分别设有使冷却水往返流动的折流板,折流板上分布有透水孔。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进水室后,由于折流板的分隔作用,水流流经一组散热列管,进入出水室,在出水室折流板的作用下,从另一组散热列管流回进水室,再流经相邻的散热列管,至出水室,从出水管流出;又由于折流板上分布有透水孔,被折流板隔开的相邻两组散热列管并没有被完全隔断,形成相邻散热列管之间的水流一部分串联流动,一部分并联流动,该水散热器消除了部分散热列管冷却水流速快,部分散热列管水流迟滞的现象,保证了散热列管的水流量均匀,提高了散热效果,在相同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减小了散热面积,从而减少铜、铝等原材料的消耗,缩小了体积,而且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流动阻力,减小了水泵的功率消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透水孔为条缝形,各透水孔处均设有导流板。从透水口流出的水流与从散热列管流出的水流汇合时,导流板有利于其沿着设定的方向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燃机散热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内燃机散热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1补水口、2进水室、3进水管、4出水管、5出油管、6进油管、7散热油管、8出气室、9出气管、10进气管、11水散热器芯部组件、12中冷器芯部组件、13出水室、14进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金叶水箱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金叶水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1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补偿机构的中线蝶阀
- 下一篇:发电机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