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吨级滚装船壳的相贯线划线放样精度控制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2527.1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星;张志定;李军;胡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吨级滚 装船 相贯线 划线 精度 控制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划线放样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万吨级滚装船壳的相贯线划线放样精度控制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船舶建造,特别是万吨以上的滚装船建造过程中,因为整根尾轴管总长度有20米以上,尾轴管直径0.74米以上,并由前后两根尾管组成,特别是前尾管从舱外穿入的开孔划线放样,其尾管的轴线与船外壳呈30度相交,尾管外圆与船壳板相交的相贯线水平方向的长度达2.8米以上,传统的划线、放样没有特别的工具,方法是先按照图纸放样、裁剪成样板后再贴到船壳上划线,这种方法不易做到划线放样准确和加工精度的保证,并且造成整个工期加长,因此需要制作专门的划线放样工具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吨级滚装船壳的相贯线划线放样精度控制工具,解决大尺寸的尾管和船壳相交的相贯线不能精确划线放样进行开孔,工期延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万吨级滚装船壳的相贯线划线放样精度控制工具,包括直管、靶架、划针和管套,划针的一端固定在管套的外壁上,另一端为工作端,管套套装在直管上,直管的管内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靶架。
所述划针包括两根金属杆,两金属杆的其中一端通过铰接相互连接。
划针的工作端设置有划线笔。
靶架包括顶针和光靶,通过顶针将光靶设置在直管内。
将部分的直管送入船壳和尾管相交处的预开孔中,通过校正光靶周边和直管内壁之间的顶针,使靶架的中心孔和直管的中心轴线直线重合后,再同船体的轴系中心线直线对齐重合,调节划针设置好要划线的直径,将管套沿直管推向船壳并保持划针始终同船壳接触,旋转管套带动划针完成划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大尺寸的尾管和船壳相交的相贯线精确划线放样和开孔精度,同时大大缩短了划线放样的工期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1-直管,2-管套,3-划针,4-光靶,5-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直管1、靶架、划针3和管套2。直管1采用普通金属管,长度为3.5米,外径0.2米;靶架由光靶4和顶针5组成,光靶4为圆形金属板,中心开一个0.5毫米的孔,在直管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靶架,顶针5可调节长短,通过四根顶针5的支撑,将光靶4面垂直于直管1的轴线,同时调节顶针5的长短,使两个光靶4的孔中心和直管1的轴线同心;管套2的直径大于直管1的外径,管套2在可滑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和直管1贴合,本实施例中管套2的内径和直管1的外径之间有1毫米的间隙,保证灵活移动;划针3用两根金属杆铰接连接后,划针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管套2上,本实施例的划针3工作端设置成锥形,或者也可以在锥形的工作端加装划线笔。
将部分的直管1送入船壳和尾管相交处的预开孔中,通过校正光靶4周边和直管1内壁之间的顶针5,使光靶4的中心孔和直管1的中心轴线重合后,再同船体的整个轴系中心线对齐重合,通过外设脚手架固定住直管1后,调节划针3的锥形工作端,设置好要划线的直径,将管套2沿直管1推向船壳并保持划针3的锥形工作端始终同船壳接触,同时旋转管套2带动划针3完成相贯线的划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2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融自助设备的信息防盗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粘贴的便携式IC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