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2843.9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齐;周占胜;姚建鑫;袁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法宁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113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组份 以上 液体 静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涉及的是一种小型耐高压管式液体静态混合器,内部由三组以上的混合单元构成。特别适用于二氧化碳XPS聚苯乙烯挤塑板材生产当中二氧化碳组合发泡剂发泡剂的混合之用,也可用在不同组份发泡剂的混合。
背景技术
在XPS挤塑行业当中用于流体状物料的混合均化二氧化碳组合发泡剂是由两组分以上的化学物质构成,是以二氧化碳与醇类或烷类做发泡剂配比而成。而在以往生产工艺中,在以二氧化碳组合发泡剂为发泡剂时,无法使在发泡剂注入物料前使其完全均匀混合,从而产生了板材泡孔大小不一、抗压强度下降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二氧化碳组合发泡剂是由两组份以上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与醇类或烷类做发泡剂配比而成,本发明主要为了克服生产工艺中不同组分化学物质的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利用固定在管体内的各个混合单元的独特结构,来改变液体在管体内的流动状态,以达到不同液体之间良好分散和充分混合的目的。
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包括管体、紧固螺母和混合单元;混合单元装在管体内,其中每一个混合单元分别是由两个交叉分布的螺旋导流片、两个斜向分流片、两个均化分流花板和一个混合中和块依次组成。
所述的螺旋导流片为成片状螺旋形薄钢板。
所述的斜向分流片由多片表面不规则经过机械折弯的金属片,采用细钢丝将其捆扎在一起组成,经过折弯的金属片表面呈斜向状态。
所述的均化分流花板为圆形薄钢板,在圆形薄钢板上面均布多个相同大小的圆形通孔。
所述的混合中和块为圆柱形,内侧有一直径通孔,两端加工有锥形斜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液体流经过该液体静态混合器的过程为:
1、混合不均的二氧化碳组合发泡剂液体流进入分流混合段(该部分由两个螺旋导流片组成,装入时成90°对接点焊后装入管体)改变流体流动方向完成初步液体流的分流、混合;
2、经过分流、混合后的液体流通过均化分流花板进行分流均化;
3、经过分流均化后的液体流进入斜向分流片,进行深一步的分流混合;
4、液体流再次进入均化分流花板再次分流均化;
5、分流均化后的液体流进入混合中和块完成液体流的集聚中和;
6、液体流完成上述反应后,进入下一组混合单元。该系列反应在多个混合单元中依次反复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发泡剂的混合均匀与否可直接决定板材成型的状况,根据需要在条件允许下,可改变该发明的设计长度。也可根据液体的流量流速大小、压力大小改变管体内壁外壁的直径,从而达到混合均匀在静态混合器中流体流动顺畅。
该发明径向或轴向尺寸的改变可使板材的成型效果更为理想。
所述的混合单元是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高效混合的组件,在应用中能有效解决混合不均等问题。混合单元的数量不得少于三组,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混合单元数量不足在工作中会使两组份以上的发泡剂无法充分混合。
本发明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是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高效混合设备,其基本工作机理是利用固定在管内的各个单一部件的独特结构来改变流体在管内的流动方向,以达到不同流体之间良好分散和充分混合的目的。特别适用于二氧化碳XPS聚苯乙烯挤塑板材生产当中二氧化碳组合发泡剂发泡剂的混合之用,也可用在不同组份发泡剂的混合。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示意图。
图2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斜向分流片主视图。
图3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斜向分流片侧视图。
图4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均化分流花板主视图。
图5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均化分流花板剖视图。
图6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混合中和块主视图。
图7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混合中和块剖视图。
图8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螺旋导流片俯视图。
图9是两组份以上液体用静态混合器的螺旋导流片侧视图。
图中:1、紧固螺母,2、管体,3、斜向分流片,4、均化分流花板,5、混合中和块,6、螺旋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法宁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法宁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2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