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行星球磨机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2997.8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旭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行星 球磨机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磨机,具体是一种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的卧式行星球磨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卧式行星球磨机(以下简称行星磨),是以主轴为对称中心水平设置多个粉磨筒,各粉磨筒在以主轴为中心公转时,粉磨筒自身还进行自转,粉磨筒内装有研磨体(一般为钢球、钢段),依靠筒体回转时将研磨体升举并落下的冲击能量将物料磨碎。在持续工作过程中,反复进行的冲击粉碎和滚动、滑动研磨,使块状物料逐渐变小,成为细粉。
由于行星磨同时有多个粉磨筒工作,加工效率很高,但要实现连续化、工业化生产,还需要确保物料能连续、均匀地被输送到行星磨中的各个粉磨筒中去,同时加工好的粉料也连续地从粉磨筒中输出,只有满足这一条件,行星磨才能实现大工业化生产。行星磨与普通球磨机相比,行星磨筒体直径大幅度下降,在相同粉磨产能的情况下,行星磨的各个磨筒体直径只有普通球磨机的1/4~1/3,因此,普通球磨机的中空轴进料管可以设计得较粗,物料进入磨机筒内几乎不存在技术问题;而对于行星磨,如何最大量的向各磨筒内输送各种颗粒特性的被粉磨物料,技术上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兼顾向磨筒内输送空气,目前的行星磨不能解决该问题。
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大型行星球磨机的进料装置”(公开号CN1846861A,公开日2006.10.18)提出了一种外螺旋的输送装置,其在公转盘的顶角处、于出料孔外端连接一中空轴(即导料管),在中空轴和公转盘内水平布置一转轴,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公转盘上,转轴的另一端位于中空轴的出料口外,在转轴的该端连接布置在磨筒内的螺旋支架,在位于公转盘内的转轴上固定连接螺旋叶片。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进入无螺旋叶片的中空轴,在螺旋叶片的导向推动下,快速地向磨筒内均匀进料。这种结构的进料装置存在如下几个缺点:
1)由于在中空轴内安装螺杆装置,降低了中空轴的有效输送面积,不符合最大量向磨筒内输送被粉磨物料的技术要求,问题严重时甚至不能满足粉磨能力的需要输送量。
2)由于螺杆输送方法结构的特点,决定了该送料装置只能向磨筒内输送颗粒直径小于6mm的小颗粒或粉体,这就限制了行星磨粉磨原料的范围,如被粉磨物料的大量颗粒直径达10~80mm时,该输送装置就不能正常运转。
3)由于中空轴有效面积有限,使得中空轴只能用于输送物料,而对一些需要磨筒内通风的粉磨过程,则没有通风的条件。
4)由于结构复杂,部件易磨损且固定、安装、密封过程均较复杂。
5)进料口设在行星磨的中心-即公转盘与行星磨主轴交叉的位置,存在密封技术较困难,易漏料,产生扬尘等问题,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行星球磨机的进料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给定的进料中空管道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物料输送量,并能输送颗粒直径在80mm以下的、粒度分布极不均匀的各种被粉磨颗粒物料。
本发明所述的卧式行星球磨机的进料装置,包括公转盘,所述公转盘内部具有物料通道,在公转盘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喂料区,与喂料区对应的公转盘外壁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外设有固定在机架上并倾斜插入的下料管道,下料管道下端连接开口和喂料区,下料管道的上端安装有物料料斗;在公转盘上对应各行星磨筒分设有中空轴,中空轴的一端与行星磨筒端部相连并随动于行星磨筒,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公转盘的内侧壁上;物料由物料料斗输入,依次经下料管道、开口、喂料区、物料通道、中空轴至行星磨筒内,在公转盘的物料通道内,与各中空轴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溜槽,在中空轴内设有内螺旋送料器。
工作过程中,物料通过物料料斗和下料管道后靠重力自然落入喂料区内,在公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设置在公转盘内的物料通道,物料被输送到弧形溜槽上,并依靠惯性力沿着弧形溜槽直接冲入设置在各行星磨筒端部的中空轴内的内螺旋送料器上,物料再被内螺旋送料器输送进入行星磨筒内。上述内螺旋送料器包括设在中空轴内的轴套及固定在轴套内的螺旋叶片。由于内螺旋送料器内没有螺杆输送装置的转子部件,所以中空轴的有效输送面积较大,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下料管道下端斜插至公转盘上的开口下部。这样可以避免下料管道与行星磨主轴的交叉,此处不需要动静配合,可以确保不漏料。下料管道与垂直方向的斜插角度最好是0°-80°。(注:0°安装方式是指下料管道5避开行星磨主轴,偏在行星磨的一边安装的特殊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2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式活动地板
- 下一篇:一种磷矿的湿法高效分级磨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