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络筒机纱线捻接导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3000.0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盛晓冬;张跃进;张建国;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B65H6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锡伍 |
地址: | 2242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络筒机 纱线 捻接 导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械的后加工设备,尤其是用于络筒工序的自动络筒机,具体地说是在自动络筒机进行纱线捻接时将纱线导引至捻接通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工序是纺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经过络筒工序不仅可以把细纱管纱卷绕成筒子纱,以便于后道工序使用,而且在络纱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去除纱线杂质及疵点,提高纱线品质。传统络筒设备大都采用人工接头,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及人力消耗均较大;而自动络筒机则具有高效、高速和高质的优势,自动络筒机代替传统络筒机是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要求。
自动络筒机运转中,当纱线断头或更换细纱筒管或去除纱线疵点时均需要进行纱线的捻接。该捻接过程是捻接器利用压缩空气使上、下两根纱线解捻,再加捻而相互缠合成一体的高质无结纱。首先,自动络筒机大吸嘴从原始位置上行至筒子表面位置,并借助负压气流抓取筒子表面的纱头后再转回到它的原始位置,此时由于大吸嘴已位于捻接器的下方,从使得引至筒子表面的上纱线张拉于筒子和大吸嘴的吸口之间,上纱线被引导至捻接器前侧的预捻位置。与此同时,位于捻接器下部位置的小吸嘴吸取细纱管纱的下纱线,并转动上行而将下纱线带至捻接器的捻接位置。由于此时被大吸嘴抓取下行后的上纱线仅处于预捻位置,并未进入到捻接器的捻接位置,位于捻接器中的捕纱钩再将上纱线钩导至捻接器的捻接通道,捻接器再分别对上、下纱线进行夹持、剪纱尾后,依次进行退捻、加捻而完成上、下纱线的捻接。
现有的这种捻接机构能够较好地实现上、下纱线的捻接,这其中捻接器中的捕纱钩是重要的纱线捻接导引器件。由于该捕纱钩的动作必须与上、下吸嘴,尤其是下吸嘴的动作相协调对应,故而位于捻接器中的捕纱钩和装于机架上的吸嘴之间均要通过凸轮、连杆机构进行传动连接,使其达到动作的协调一致。显然这种传动机构,虽然使捕纱钩与小吸嘴达到动作上的同步,但其传动机构过于复杂、成本较高,尤其是该机构中运动部件过多,造成动作失误和故障率的增加。
为此,中国专利ZL95108170.5公开了一种纱线连接装置,该装置将位于捻接器中的捕纱钩直接设置于小吸嘴的前端,这样在小吸嘴吸往下纱线上行至捻接器前侧位置后,小吸嘴带着下纱线继续上行而将下纱线带至捻接器的捻接位置,同时小吸嘴上的捎纱钩也将上纱线钩导至捻接器的捻接位置,以便捻接器对上、下纱线实施捻接。这种机构较好地解决了小吸嘴与捕纱钩间动作的协调性问题,传动机构也大大简化,但由于可以作空间回转的小吸嘴及其上的捕纱钩在行至捻接器上方位置时,其与捻接器以及捻接器上导纱板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同时捕纱钩对上纱线的引导着力点也并不在捻接器中的捻接通道区域,上述两者的共同作用使捕纱钩要将上纱线引入捻接通道,必然要对纱线作一段较长距离的“过引导”,捕纱钩必须在纱线上滑动较长的距离才能将上纱线带至捻接器的捻接通道,造成导引动程长,而且这种捕纱钩与纱线的滑动很容易加剧纱线毛羽,甚至造成断纱。纱线毛羽的增加又意味着结头品质的降低,制约着自动络筒机潜力的发挥。同时,小吸嘴及其捕纱钩与捻接器上导纱板间距离的增加,也使其纱线导引作用变得不稳定,被导引纱线容易偏离捻接通道,而出现纱线的重复捻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纱准确、捻接质量好的自动络筒机纱线捻接导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纱线捻接导引装置,包括捻接器,用于抓取上纱线端的大吸嘴和抓取下纱线端的小吸嘴,以及与捻接器保持固定位置的导引支架,在所述导引支架上可摆动地支承有纱线导引钩,该纱线导引钩与导引摆臂相互固接,所述纱线导引钩与上纱线通道构成空间交叉,导引摆臂的臂端部位于小吸嘴的回转轨迹上;在所述导引支架上还设置有可使纱线导引钩回转复位的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未经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